创“风情茶乡”建“魅力宁洱”
发布时间:2011-07-28 00:00:00
发布时间:2011-07-28 00:00:00
在祖国西南有一个边陲小城——宁洱(原普洱县),这里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古普洱府所在地,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7乡2镇,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6万人,居住着汉、哈尼、彝、傣、回、拉祜、白等1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宁洱地沃物厚、资源丰富。具有相对明显的区位优势,位于普洱市中部,地跨北回归线,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昆曼国际大通道与弥宁公路、景宁公路在这里交汇,是滇南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交通要道。多年来,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县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奋力克服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和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活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建设新农村,打造新宁洱,培育新产业”三个重点,着力打造“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品牌,树立了“实力宁洱、活力宁洱、魅力宁洱、和谐宁洱”的新宁洱形象。
建设中的南部新区
开放活县筑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来抓,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抓住震后恢复重建的有利时机,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打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黄金”承接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格局,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到宁洱县投资开发、兴办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强力实施开放活县战略。
走进宁洱县工业园区,就会发现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个工业园区占地13.5平方公里,分为三个片区:温泉河片区面积约4.6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物流、林化工和建材产业;城北片区面积约4.2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茶叶、木材等生物资源加工业;同心片区面积约4.66平方公里,近期主要发展建材产业,远景作为工业预留用地。这些,只是宁洱县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宁洱县共引进项目34项,协议引资15.16亿元,到位各类资金3.9亿元,其中引进了普洱市林缘香料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松香、松节油深加工项目;昆明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年产 10万吨的金星啤酒生产项目;引进外商投资1亿元建设国标五星级酒店——普洱天壁商务大酒店项目。理想地产香港新建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普洱府古城”项目正在洽谈中。
在加大招商的同时,宁洱县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的第一竞争点,“软硬”兼施。在硬件设施方面,以“水、路、电、讯”为重点,创造一流的生产经营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入园企业需求;在软环境治理方面,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规划性文件,尤其是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采取审批“绿色通道”,努力营造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和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建立“亲商、爱商、扶商、富商”的服务体系。
在港商郑炳基眼里,宁洱是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2004年,于1975年成立的普洱茶厂传出改制的消息,从未做过茶生意的香港商人郑炳基闻讯而至,第一次到普洱县(今宁洱县)的他就做出了重大决定;投资2100万元,收购了由原普洱茶厂改制而成的云南普洱茶集团公司。在宁洱扎根多年后,郑炳基对宁洱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他说:宁洱气候好、人好、政策好,这里的人们都很朴实,从茶农到政府领导,大家对他都是以诚相待,让他在这里不会有身在他乡的感觉。特别是政府作风踏实,对待外来投资者真诚热情,为宁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对外招商环境。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产业立县强基础
宁洱县委、政府树立“眼睛向外”谋发展的观念,跳出宁洱看宁洱。以发展支柱产业为载体,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加速调产的“助推器”和社会和谐的“稳压器”,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变“输血”为“造血”,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兼顾富民富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搭建构筑“实力宁洱”的平台。
县域经济要发展,要以产业支撑为基础。宁洱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地制宜,坚持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兴产业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兴一产带二产促三产”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了茶产业、林产业、电力产业、矿业、建筑建材业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了畜牧、咖啡、烤烟、蚕桑等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弘扬普洱茶文化,引进有实力的茶企业整合提升茶产业,实现了普洱茶品牌与省内外大企业的强强联合,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2007年全县茶叶面积10.8万亩,茶产业产值3.25亿元,茶叶产业成为山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亮点。二是充分挖掘水力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0亿元,总装机容量36万千瓦的崖羊山建成发电,投资7亿元,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石门坎电站正在建设。2007年,全县电力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实现税收1499万元。三是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林产业。宁洱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地面积425.5万亩,主要树种以思茅松为主,主要产品有原木、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二次贴面板、刨切单板、松香、松节油、中密度纤维板等。2007年,全县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1.47亿元,累计建成沼气22836口,占全县农户的65%。四是充分挖掘矿产资源,推进矿产业发展。现已发现各类矿产2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点42个,2007年实现产值9400万元。五是整合资源,促进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建材年生产能力水泥120万吨、砂石料300万立方、砖2.5亿块,2007年,全县建筑建材业实现工业产值2.2亿元。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围绕培植壮大茶、烟、桑、畜、咖啡等特色和传统产业,县委、政府走优质化生产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是根据城镇坝区、公路沿线、边远山区不同区域特点,通过抓基础、兴产业,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建成一批产业支柱显现、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新农村。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住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契机,重点解决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产条件滞后等制约因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全面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产销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协会式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通过培育大市场、组织大流通、发展大服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打造现代商贸服务区、民族风情休闲区。一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五金机械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了一个现代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咨询、广告、设计等专业服务。三是提升传统服务业。借助恢复重建,结合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加大划行归市力度,着力培育建材、农副产品、餐饮等专业市场。
逐步发展壮大的茶产业
文化兴县促发展
宁洱蕴含着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已有279年历史,是举世公认的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对茶树的驯化、利用的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誓词碑。建有百年老校——普洱中学,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中学,培育了全国英模张培英和著名彝族电影演员杨丽坤。
依托深厚的茶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宁洱县着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建设魅力宁洱,增强宁洱的影响力。一是强化特色意识,建设城市精品工程。高标准建设县城南部新区,围绕行政中心、新民街传统历史街区、普洱府衙、客运中心、物流中心、住宅小区、茶文化展示区七大板块,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街区和建筑群。二是把品牌塑造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着力点,高品位规划建设景区景点,突出茶马古道旅游热线,逐步形成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以茶马古道为轴线,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依托,以民族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格局。三是紧紧围绕“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大品牌的打造,着力打造集“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为一体的磨黑古镇,茶文化展示、茶叶交易相融合的茶文化古城,观赏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把边江高峡长湖风光走廊。同时,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抢救、搜集和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为素材创作了长篇纪实性文学作品《我们的太阳》一书;提高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影响力,重点创作以民族风情歌舞、茶艺茶道表演等为主的文娱节目,一曲《马帮情歌》成为了宁洱茶马古道上最优美的旋律。
震后重建新跨跃
在2007年6月3日遭遇 6.4级地震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受到震灾重创的宁洱18.6万人民并没有倒下。宁洱县委、政府迅速反应、沉着应对、果断决策,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变灾难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奋力推进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当踏上这块被震魔肆虐过的土地,在重建家园的现场,内心经历着比文字和新闻图片更多的更深的感动,这就是宁洱人民那种惊天地、撼山岳的抗震精神。
这就是:“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同舟共济、顽强拼搏”的抗震救灾精神。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灾区视察慰问的巨大精神鼓舞下,宁洱县委、政府坚持以新观念引领新发展、用新思维应对新挑战,切实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速发展的全过程,结合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紧扣制约和影响宁洱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深化灾情认识中寻求科学的重建模式,在攻坚克难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既符合政策要求又结合宁洱实际的补助政策和重建模式,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克服悲观畏难、等待观望的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信心,出自己的力、干自己的事,流自己的汗、建自己的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从应急阶段“七个一”工程实施到恢复重建阶段统规自建模式的选择,从基础补助政策的制定到各项资金的整合、激励政策的落实乃至引入贷款机制推进恢复重建都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充分激发了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恢复重建打破了简单发放补助、低层次恢复的做法,又克服了统规统建、大包大揽的弊端,进一步明确了恢复重建和灾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特点、体现三个结合、确保四流畅通、做到五个到户”的要求。按照围绕“2008年春节前全部灾民搬入新居和2008年底全面完成恢复重建”这一中心任务,突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宁洱历史特色文化两大特点,体现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县城总规修编建设新宁洱相结合、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确保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畅通,做到规划设计到户、政策资金到户、物资供应到户、进度要求到户、责任目标到户“五个到户”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在摸清家底、核实灾情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实施了民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提出了分散自建与统规自建相结合的重建模式;落实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包重灾村,部门包村组,工作队员包户,层层抓落实的承包责任制,下派15名重灾村党支部副书记,派出700余名工作队员驻村入户,80余个单位承包重建点,保证了每个村、组、户都有工作人员指导帮助恢复重建;采取政府贴息贷款,整合扶贫开发、易地搬迁、一池三改、农村民居抗震保安工程等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信用社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推动了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并按照坚持标准、突出特色的要求,着力在点、线、面上抓好工作。在点上,城区重点规划了普洱府衙,实施了新民特色步行街等重点项目和500套廉租房、500套经济适用房等城区民房建设;农村重点规划实施了89个集中安置点,集中打造了勐海田、南门口、小河、横寨等一批新农村亮点。在线上,重点规划实施磨思公路沿线茶马古道特色村庄建设,为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面上,重点实施了城郊结合部7个村统规自建点建设,统一建筑风格,提升建设档次,突出民居特色,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经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战,全县所有民房恢复重建已全面完成,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市政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宁洱县锁定“2008年底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这个目标,启动并全面实施17个教育项目、4个卫生项目、2个市政设施项目、15个公检法及党政机关办公设施项目、8个震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等恢复重建项目。按照“提升老城、完善城北、拓展城南、梯次推进”的思路,以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为重点,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来谋划震后新宁洱建设,再次掀起恢复重建新高潮。通过有序推进南部新区连接南北、贯通城郊的路网建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使城镇规划、布局更具合理性,切实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发展、拉动内需、加强交流、方便群众为目标,认真规划建设好南部物流中心、客运中心、西区和北区农贸市场;以突出特色文化底蕴,打造城市品牌为内容,高品位规划建设好普洱府衙、新民街传统历史街区;以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能为前提,建设好行政办公中心;以改善人居环境,解决安居之盼为目的,建设公务员小区等一批精品住宅区。同时,加强市政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功能,高层次打造影剧院、城市标志性古建筑、龙潭公园;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城市环境,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强盛、靓丽宜居的新宁洱。
在整个恢复重建过程中,宁洱各族干部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勇气、务实的作风,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化为突破难关、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用创新思维和主观努力,克服雨季较长,燃油、建材、电力紧张,劳动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带来的重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宁洱建筑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创造了一个奇迹。实现了震后宁洱的新跨跃。
而今,夕阳余晖中,一幢幢特色农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村道融会贯通,一个个重建农户喜上眉梢。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灾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喜人景象。
幽雅茶乡流绿韵,崭新屋宇沐东风。宁洱,正以一种不屈的精神,在战胜灾难中奋进,在顽强拼搏中发展,构筑了一幅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的蓝图!
上一篇 : 沙溪,茶马古道上仅存的古集市
下一篇 :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游开发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