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纳西东巴文化在商业浪潮中艰难传承

发布时间:2011-08-08 00:00:00

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化正日益成为一种热潮--商家趋之若骛,而真正严肃的学术研究和民间传承工作也在势不可挡的商业浪潮中艰难前行。

当地知名东巴文化研究机构、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就在近年整理出版出《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共计一百卷,对存世的东巴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

除此之外,当地还用特殊的"学院加民间"的方式培养新一代东巴,让东巴在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仍保持自身和乡野社会的联系,东巴文化研究院的小东巴们经常会出现在周边村寨祭祀活动、民间节日等场合。

东巴文化是以东巴教为轴心的原始宗教文化,东巴教的祭司东巴(纳西语音译)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教受苯教、佛教、道教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文化特质。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兴盛,东巴文化被彻头彻尾地商业化。但是专家提出警言,在商业成功的同时,目前的学术界却存在不少虚浮气象,具体表现为研究不深入、不少人只是附庸风雅,研究成果为敷衍了事文章,却假充内行。

"人们在开发利用东巴文化的过程中,损害了东巴文化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开发的只是表层文化,许多所谓的工艺品、美术品、纪念品都在滥用东巴文化。"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赵世红说到。

原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于2004年更名,为100卷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学术工程的主要实施机构。

在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大量游客光顾云南丽江古城,连日来古城街巷中人群络绎不绝、摩肩接踵,他们中许多人就流连于当地众多的东巴文化商业活动中:东巴文化的主题酒吧、东巴仪式表演、东巴经文书写、利用东巴文字进行各种商业艺术创作等。

专家认为,相比较这些商业繁荣,人们对东巴文化系统细致的研究以及传承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虽然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增加,但是质量和深度还不够,某些研究的水平甚至达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赵世红说,在八十年代,不少学者能沉潜下来对东巴文化进行细致研究,不受外界干扰,近年来完成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实际上也是在八十年代启动的。目前的东巴文化研究虽然在数量上激增,但是许多比较粗浅,有的甚至在基本常识都不太具备的情况下,借摘抄资料随意释读东巴文。

而且与东巴文化的商业开发相比,各级政府对保护和研究东巴文化的投入相对较少;各种商业开发都能聚集大批资金,而真正对传承、研究、保护东巴文化有利的项目吸引不到资金,只能靠一些非政府组织提供部分启动资金。

在黄金周期间,位于丽江黑龙潭公园的东巴文化博物馆顾客盈门,人们徘徊于场馆内观赏东巴经、学读东巴文字、参观东巴纸制作;数步之遥,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门院冷清,该机构自1981年成立,一直"蜷缩"在从当时生产大队手中买下的狭窄院落里。

在研究院中,记者看见大量珍贵发黄的东巴经书就码放在旧式的铁质档案柜里,没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霉等设备,没有环境监测系统,完全不符合古籍文献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

据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经费的缺乏,许多东巴文化领域需要研究的课题和项目无力自主进行,即便有成果却因经费问题而难以出版。不少研究者皓首穷经,研究东巴文化逾20年,仍然收入微薄,职位低微。

尽管如此,东巴文化研究院的一大批专家仍然孜孜不倦于东巴文化的严肃研究和传承,丝毫不为旅游市场上巨大的商业利润所动。

赵世红认为,不可否认,商业热潮给东巴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带来一些益处,但是如果只是满足市场的商业驱动,会产生开发和保护的失衡,最终威胁东巴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和研究。

"要知道真正的老东巴已经全部去世,民间的东巴良莠不齐,东巴经文的研究仍有诸多空白,因而严肃的学术研究和传承尤其重要。"赵世红说。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