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都:大别山下茶叶飘香
发布时间:2012-01-12 00:00:00
发布时间:2012-01-12 00:00:00
河南之南,绿茶之乡。毛尖,让信阳载誉海内外的同时,还为信阳人找到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致富路。
有一片热土令人神往,她是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有一个地方让世人敬仰,她在党的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有一个老区叫人感到自豪,她有人间仙境,无限风光。这就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美丽的信阳。
信阳素有“豫南明珠”之称,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邻安徽,南连湖北,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现辖8县2区,总人口770万。其中所辖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也是河南省唯一被纳入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范围的省辖市。
“一座青山竖起一道风景,一潭碧水蕴含万般风情”概括了信阳的山青水秀与人杰地灵。如果你身临其境来到鲜花盛开、茶香四溢的大别山上,感受厚重的历史,享受无限的风光,会感觉到人在画中游。
“城在茶中,茶在城中”
信阳毛尖驰名中外。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这个品牌。“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之论。
信阳茶叶经历了千年的栽培,于清朝末期始创“信阳毛尖”品牌。因其外形细圆紧直,白毫显露,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完整,先后获得多项荣誉。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荣获银奖,1985年获中国质量银奖,1990年获中国名茶金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
信阳市茶叶生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树立“中国茶都”形象,围绕茶韵广场、茶大观楼、茶韵田园三大板块做文章。建设生态茶园基地、优化茶产品、拓展茶市场、规划茶城市、发展茶经济、弘扬茶文化、开发茶旅游,着力打造“城在茶中,茶在城中”的个性城市。
信阳地区优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但这种以传统手工炒制为主的制茶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随意性较强,产品质量不稳定,并且随制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不同而炒制茶叶的质量有很大差异,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近几年,信阳毛尖经过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改进、完善,机械加工技术渐趋成熟,生产出的产品完全符合传统信阳毛尖茶的品质要求,外形更加完整紧直,碎茶率低,色泽更加翠绿香气更加浓郁,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全市有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生产线近70条,可生产干茶200万公斤。
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信阳地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保持传统工艺,提高质量。全区茶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信阳市九个县区,120多个乡镇,1200多个行政村,18万农户种茶,从业人口近百万人。信阳市仅拥有百万资产的茶农就有30余户,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有300多个。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开采面积50万亩,茶叶年总产量约1500万公斤,总产值6.5亿元,社会总收入10亿元以上。
“人往城里去,钱从务工来”
除了毛尖茶,令信阳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已成了信阳农民增收主渠道的劳务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信阳来说,目前全市有近600万农村人口,有350多万农村劳动力。按照现有的耕作技术和条件,耕种全市800万亩耕地,有300多万农村劳动力实际上处于隐形失业状态,用农民自己的话说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蹲闲”。
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利用发达地区的力量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从前,困扰信阳农村发展的是两个难题: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通过发展劳务经济,信阳已初步找到了答案,就是“人往城里去,钱从务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123亿元,占当年全市农民纯收入的54%。
但发展劳务经济并不只是为了农民打工挣钱,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发达地区的培育,形成了信阳自己的人力资源;在于通过增加非农收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在于通过返乡资本的注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正是因为走出去的打工者,引回来的是创业者;输出去的是劳动力,引回来的是生产力,信阳找到了一条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子。
上一篇 : “中国茶文化”之历史上的名茶
下一篇 : 膜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