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20年 从学术概念到流行文化符号(上)
发布时间:2012-08-16 00:00:00
发布时间:2012-08-16 00:00:00
概念的提出
早在1980年代末,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等人在中甸地区做方言调查时,在一个抗日战争时到过印度的马锅头带领下,了解到中甸的金沙江附近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马帮走过的石路,石路上当时还残留着十多个寸许的马蹄印。虽然此时几位年轻人最初的动机是做方言调查,但当他们将这条古道和铁索桥、藏族的饮茶习俗等因素联系起来后,却有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发现,并由此孕育了一个后来影响云南、中国乃至世界的概念。
1990年7~9月,木霁弘倡导对滇川藏大三角做一次文化田野考察,来自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等六位青年学者(即后来所谓"茶马古道六君子")随后加入,他们在中甸县志办、迪庆州民委藏学研究室、中甸区划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中心以及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支持下,徒步从金沙江虎跳峡开始北上,途径中甸、德钦、碧土、左贡至西藏昌都,返程又从左贡东行,经芒康、巴塘、理塘、新都桥至康都,接着又从理塘南下乡城返回中甸,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处这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三角"处,步行100多天,进行了一次当时"史无前例"的田野考察。
考察的学术成果获得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张文勋的首肯,六人联名的文章《"茶马古道"文化论》其后被收录在张文勋主编的《文化·历史·民俗--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论集》(该书编辑时间是1991年,出版时间为1993年。),这是"茶马古道"首次公开出现,其后,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的《论茶马的历史地位》发表在1992年第1期《思想战线》;同期时间,几经波折,忠实记录此次考察经历和研究成果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中,"六君子"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沿途2000多公里的种种"神奇与独特文化"以生动翔实的笔墨描述出来。最主要的是,"六君子"在紧紧抓住滇、藏、川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尤其是根据曾经活跃在这一带的"马帮",重申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当时无论在史学界、民族学界,抑或是考古学、民俗学、藏学学界,"茶马古道"这一概念都是第一次出现并得到系统的论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五条线路做了明确划分的基础上,将他们亲自考察的滇、藏、川"茶马古道"与大众之前熟知的"南方丝绸之路"作了明确的区分,自此,"茶马古道"成为研究中国西部重要的研究模式,为滇川藏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觉。四川学者刘弘发现,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在中国西南区域,以"茶马古道"为主体的研究,全面超过了以"丝绸之路"为主体的研究。
上一篇 : 茶马古道的变化
下一篇 : 经历了中国风风雨雨上千年的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