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壶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2-09-14 00:00:00

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其中供春, 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至万历年间,名匠辈出,各人自立门户,争奇斗 胜。在制品的烧制技术上也得到改进,使产品增加了色彩和光洁度。万历以后 紫砂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 而进入百品竞新的兴盛时期,除了生产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明未,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 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清代,紫砂工艺迅速发展,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新品种也不断增加 ,如紫砂花盆以及种种陈设和玩具。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 砂壶以及花生、荸荠各式果品的紫砂象形品。

由于壶艺精进,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向欧洲、日本、东南 亚及南美各国出口。民国4年,宜兴紫砂首次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奖。民国6年,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蜀山 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民国10年,利 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用陶工传习所,招收和培养紫砂艺徒,并建造龙窑1座,烧造紫砂产品。其时,紫砂生产分 布于蜀山、潜洛、上袁等地,烧造紫砂产品的窑已有10座,年产量达100多万件。到了民国21年,紫砂人业人数 已达600多人,全年共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约42万元,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的15%左右,并直接接受 日本、东南亚等国的订货,是紫砂工业特盛的一年。是年,朱可心、陈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紫砂 艺人的作品[云龙鼎]、[掇球]、[仿古]、[传炉]等均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抗日战争前,由于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进口的关税率,并在常滑等地仿制紫砂陶以及民国23年的 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生产逐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有7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灭性 打击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由于物价波动、 销路呆滞,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950年11月,县政府批准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同时组织紫砂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城乡物资交 流大会以及展览会,为产品打开了销路。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生产,同时,拨出资 金筹建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场。1955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开始招收青年艺徒,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和 高超技艺的老艺人负责培训。是年,紫砂产量已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1.7万元,比1949年增 加3.3倍。1956年,紫砂恢复出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 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底起精简职工,到1963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数为578人,仅为1958年的28% 。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2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4月, 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文化大革命"使紫砂生产受到影响,从1971年起,生 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遂年增长。1979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使产品质量 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1980年,紫砂的产量已达364万件,产值248.65万元,创利润68.1万元。随着国 内外市场对宜兴紫砂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1981年1月,周墅公社紫砂厂(现名宜 兴紫砂工艺二厂)建成投产。1987年7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同年9月,周墅乡常安村办的宜兴 紫砂四厂建成投产。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 盆景、人物雕塑等1000多个品种。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 创利润548.49万元。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