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茶业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2-10-22 00:00:00
发布时间:2012-10-22 00:00:00
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就有饮茶种茶的记载。
随着茶业的不断发展,至明朝已呈现出繁盛的景象。茶农生产的茶叶不仅供民间自饮,而且飘洋过海。明中期,海澄月港继泉州港之后成为福建外贸大港。据《海澄县志》载,明中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茶叶年销售上百吨,最多一年达三百吨,居全省之冠。明末清初,龙溪县龙山、平和大峰山、南靖圭洋乡上洋茶已远销缅甸。
据记载,100多年前,宜招(今华安仙都)茶园不断扩大,品种也在不断更新和培育,主要以当地茶种为主,同时也引进黄旦、本山和铁观音,所产茶叶品质优良。当时珍山乌龙茶、仙都茶叶闻名遐迩。大批量茶叶经由茶烘(今华安华丰)、新圩古榕渡口免检就可外运出口,茶叶作为家乡特产由华侨带出传至南洋,茶叶经营一度走向繁华。
清末,漳州茶叶声誉鹊起。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开业。由于漳州毗邻茶叶需求量大的广东省,又*近贸易港口城市厦门。茶叶内销出口具备良好的条件,因而贸易居全省之冠。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行商经营茶叶的店铺也陆续开张,除本销(漳州各县)之外,逐渐扩展至广东饶平及潮、汕等处,同时逐渐改变过去坐贾经营方式,一方面派伙友下乡推销;一方面鉴于回乡探亲的侨胞出国时都购携大量茶叶,遂开始作自行运销海外的尝试。其中一些人与南洋各埠有联系,如源崇美、源春、荣胜、莲圃、琴记等,他们在开业后就大力争取向海外发展业务,经常运销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估计当时每年外销的茶叶达二千担左右。一些大茶庄直接在外开设分店的,如奇苑、瑞苑、张源美、荣胜、裕美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国初期至抗日前夕为2000担至6000担。它的来源地有安溪、武夷、漳平及本市长泰、平和、云霄等地。如长泰县青阳田尖、云霄县白云岩、龙海金仙岩。
抗日战争爆发后,乌龙茶主要外销口岸--厦门、汕头相继沦陷,海关紧闭,水路断绝。外运阻塞,茶叶无从出口。国民党政府对茶叶实行统制,苛捐重税,经济萧条,物价暴涨。茶农生活维艰,不少茶厂倒闭,茶园成片荒芜,产量逐年下降,茶叶生产岌岌可危。至1949年茶园面积6775亩,总产99吨,比1937年减产65\%。茶叶经营实存38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茶叶仍然作为出口创汇的特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采取“政府扶持,大力恢复,努力发展”的方针。为加快茶叶生产的步伐,1952年设立龙溪专区茶叶指导站,地点在平和九峰镇,人数有7人。1953年设立华东区茶叶局漳州办事处。1954年创办漳州茶厂,是漳州市首家茶叶生产技术、购销、加工专业机构。同时担负全市茶叶加工出口任务。建厂第一年茶叶出口量381.9吨,出口值112.73万元;1991年出口800吨,为国家创汇149万元,茶叶成为出口的重要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