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庄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2-11-01 00:00:00
发布时间:2012-11-01 00:00:00
在这个北方小城的城南街,有一家茶叶店。这是一个北京四合院风格的院落,临街是一幢仿古的门店,做工精细的木格门窗,只不过换上了增光瓦亮的玻璃,取代了发黄的窗纸。中间一孔双扇的门。有一块黄灿灿的金匾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熠熠的光彩,悬挂在门的正上方。匾的中间镶嵌着工整的隶书“沁香缘”。当你举步向前,将要跨入门槛的时候,你会发现脚下的青石台阶被磨得去了棱角。闪着青光。在向人们介绍着生意兴隆的同时,仿佛还在诉说着历史的悠长。
还是在晚清时期,一个南方的茶叶商人来到了这个古老的小城,开了一家茶叶店,取字号“同兴阁”。经营的茶叶是由家人在南方收购,炒制,再邮寄过来。商人和他的一个儿子,又从当地雇了一个伙计,三个人经营这家店铺。商人已经年近古稀,瘦高的身材,精神矍铄,他的儿子也是为人宽厚,朴实善良。虽然是商人,但是经营有道,童叟无欺。很快的,小店在这个小城家喻户晓,美名远扬。
商人的性格豪爽,又颇具文才,喜欢结交那些儒雅之士,文人墨客。专门开辟出一间书房,里面两张方桌,笔墨纸砚,青瓷的茶具。平日里,一群雅士文人,指点文字, 品茶论道诗词歌赋,其乐融融。
小城之中,有一个秀才,老两口无儿无女,小卖为生。虽生计艰难,但始终不去风雅之趣。慢慢的,商人和秀才成了最要好的一对笔友和知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转眼间,好几年过去了。商人的身体愈加消瘦,精神也不如刚来的时候。秀才也得了气喘的毛病。
这年秋天里的一天,商人来到了秀才的茅舍:老伙计,我要回家了。我们知音一场,论文才,你我终无大成。但是,我敢保证,等我回来时,要让你喝上人间最好的茶叶。两人依依不舍,彻夜畅谈。
商人回家了。秀才依旧靠小卖度日,偶尔去“同兴阁”品上一杯香茗,却不见了商人的影子。想起往日一起品茶论道的情景,顿觉精神失落,慨叹不已。记起商人临走时的一番交代,只是盼着商人早日归来。
等啊 ,等啊,一转眼,春节,清明,一个个时节象穿梭一样飞速驶过,却仍然没有商人的消息。秀才每天都在思念中度过,只是他的气喘病愈发的厉害了。但是他的信念一点也没有动摇过,商人就要回来了,他们还有诺言没有实现,他不会不回来的。他还要等着喝人世间最好的茶。
又一个秋天来到了。终于有一天,商人的儿子捧着一个布包,还有商人和秀才一起用过的茶壶,来到了秀才的茅舍。打开布包,露出一封信,是商人写给秀才的。工工整整的字间告诉秀才沏茶的方法。又打开一层布包,是一个刺绣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的茶叶不过二两,却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商人儿子说,这是商人在自己家的百亩茶园里用了一年的时间亲自采摘的,采摘的全部是蕊花下面的第一个叶子,又精心的炒制成今天的茶叶。
秀才急切切的问起商人的情况,没有见到商人,秀才的心里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商人的儿子言语未发,两行泪已经滚滚而下。商人回家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念念不忘的是对朋友的承诺,他要让秀才喝上人世间最好的茶。茶叶炒制完成了,商人的生命也走道了尽头,就在一个月前,商人心事已了,实现了对知音的秋天的承诺,已撒手人寰。
秀才捧着沉甸甸的布包,两行浊泪涌出眼眶,沿着充满着沧桑和布满皱纹的脸颊不断的流着。装载着商人最后生命和心血的茶叶发出阵阵的清香,而商人和秀才,此时却已经天人永隔。
按照商人嘱咐的方法,秀才把茶叶分成了三十分。每天用开锅三次的水把茶叶沏开,独自一人品尝着这凝聚着生命的清香。到了晚上,把水倒掉,把壶盖打开,仍然清香无比,秀才却只能独自一人默默的体会着生命的孤独。
三十天很快过去了,商人的茶叶很快就喝完了,奇迹很快的发生了。秀才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气喘病也消失了。他感到他的生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他感到商人的生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商人和秀才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小城,人们到处传诵着发生在两个秋天里的美丽。商人的儿子把父亲留下的茶叶店经营的井井有条,每天仍然有很多文人墨客来这里品茶论道。秀才仍然小卖为生,只是他感到生命有了另一层含义。
有一天,一个钦差大臣到了这个小城。听说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亲笔提写了“沁香缘”三个大字,赠与商人的儿子。从此,茶叶店的生意愈加兴隆,商人和秀才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到今天。
上一篇 : 野人与茶的故事
下一篇 : 中国清代至今保留40余种传统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