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站立贡茶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3-05-27 00:00:00
发布时间:2013-05-27 00:00:00
云南位处边陲闭塞,崇山峻岭、原始村落和众多奇怪的民族风俗,总是令外界的朋友们感到很是神秘。云南最边陲的曼松村寨,更是一个远离城镇,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的小村寨,这里居住着香堂族,育种出了历史上响当当的“站立贡茶”,创造了最为辉煌的过去,至今仍值得引以为傲、津津乐道。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只听其闻,未曾目睹,令人感觉无比神秘而可遇不可求。
传说在明代成化年间,当时的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茶山”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口感和汤色都居六山之首,而且具有受水冲泡站立不倒之特点的曼松茶,并赋予它“象征大明江山永不倒”的政治意义。快马送到朝中,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从而使曼松茶被确定为宫廷专用的“土贡 ”;其产地曼松也被列为朝廷专用的“贡茶山”。该官员也因此而得到升迁。
由此,明王朝开始征收该地以“细茶”为主的“贡茶”,包括茶制品“乌爹泥”。朝庭还专门购运瓷瓶、瓷盒来盛放所征收的“细茶”与“乌爹泥”。但当时的曼松“贡茶”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朝廷的需求。明王朝为了就近管理茶业,以便发展“贡茶”林,于成化年间任命当地少数民族叶氏为土司,从属于车里宣慰使司,并命他设法发展“贡茶”林,专门负责 “曼松站立贡茶”的生产加工。叶氏又任命曼松寨头人李氏具体负责该项事务。
大约明代嘉靖年间,曼松街的头人李氏,率众扩大曼松“站茶”林规模取得成功,且曾精制一批优质香茶上贡给明王朝,由世宗皇帝御赐予长约2米、宽约0.8米的阴字“瑞贡天朝”大匾,其正顶上刻有世宗皇帝的阳字大印,民间因此称之为“贡茶王”。每年的“贡茶”由“贡茶王”协助倚邦土司征收。该山茶除非“贡茶”收足以后经官方允许,任何人不得买卖。该地“团茶”也用木模按李氏人头状制成“人头团茶”。到了清朝,一个叫曹当斋的人成为倚邦的统治者,曼松贡茶步入辉煌。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贡茶分为芽茶、蕊茶、女儿茶。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曼松茶园正式成为“皇家茶园”(贡茶园)。
皇家茶园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附近(数量偏少),“年解贡茶100担”,今流行的“正山”概念,最早源于“曼松贡茶正山”。
明末与清初交错的康熙年间,“贡茶王”一家已经没落。一位受清兵追杀而被民间称为“朱家皇帝”的16岁少年逃到曼松投靠“贡茶王”家。
此时“贡茶王”早已去世,由“贡茶王”的第五代孙认其作“义子”,并谎称其患有“怪病”,举家隐居于现称为“四家寨”的箐沟边,以躲避清兵追杀。但不久就被朝庭发现而派人追杀。“贡茶王”一家为掩护16岁少年脱逃,当场就死了几人,加上逃避途中不断被杀,就只剩70多岁的老者,由他掩护少年逃到山上以茶农的身份隐避了一段时间,可最终仍被官府发现而惨遭杀害。
至此,“贡茶王”之第五代孙才向众人透露了少年的真实身份,动员寨人将他埋于一座海拔约为1400米的山顶,并为他挖了团团围绕其坟的宽约1米、深约1.5米、周长约60米的防护沟。该坟被称为“王子坟”,该山至今还被称为“王子山”。
“王子山”山顶是个直径约15米的圆形平顶山,“王子坟”就位于这圆顶的中央。后因寨子里农民的牛马常落入其中,人们才将圆形防护沟填平,恰似一条约3米宽的环形跑道,围绕着以“王子坟”为中心的直径约7米的大圆盘,富有神奇之感。而“贡茶王”家族似乎已无后人。
因为这是该寨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因而其后人只言片语地相传至今。
四家寨址的屋基上确实有两堆简坟;李定国拥立的朱由检为南明皇帝,明军在倚邦“倒马坎”阻击清军失败,亦即被清朝将领吴三桂剿灭,李定国死于勐腊,南明皇帝及其太子逃往缅甸,而这受清兵追杀,逃到曼松投靠“贡茶王”家的16岁少年被民间称为“朱家皇帝”,由此推想这“王子”可能是南明皇帝朱由检之子。
上一篇 : 普洱茶膏:带着历史的陈香与现代工业文明融合
下一篇 : 敬昌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