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文学艺术

发布时间:2011-12-21 00:00:00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还反映在几千年来浩烟海的文学艺术领域,包括诗词、绘画、音乐、歌舞及故事、传说之中。

一、咏诗词

我国不仅是茶的祖国,也是世界茶诗的源头。翻开各种史籍,大量咏茶、赞茶诗、词、歌、赋跃然纸上。

这类关于茶的诗词,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咏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是提到了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了。现在一般讲的,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而从研究祖国茶叶诗词着眼,则咏茶诗词和有茶诗词同样是有价值的。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宋代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

中国最早的茶诗,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全诗280言,56句,陆羽《茶经》选摘了其中12句。

吾家有娇女,姣姣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心为荼剧,吹嘘对鼎沥。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双娇女调皮可爱的神态。在园林中游玩,果子尚未熟就被摘下来。虽有风雨,也流连花下,一会功夫就跑了几百圈。口渴难熬,她们只好跑回来,模仿大人,急忙对嘴吹炉火,盼望早点煮好茶水解渴。诗人词句简洁、清新,不落俗套,为茶诗开了一个好头。

最早的咏名茶诗,是李白的《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示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以茶而言,此诗说细地介绍了仙人掌茶的产地、环境、外形、品质和功效。他写仙人掌茶的外形、品质和功效等等,绝无茶叶生产专用术语,而是诗人形象化的描述,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夸张的笔触,描绘了此茶的环境等等,如:“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在众多诗人当中,据统计宋代诗人陆游咏茶诗写得最多,有300余首。而写得最长的,要数大诗人苏东坡的《寄周安儒茶》,五言,120句,600字。这首诗开头说在浩瀚的宇宙中,茶是草木中出类拔萃者;结尾说人的一生有茶这样值得终生相伴的清品,何必再像刘伶那样经常弄得醺醺大醉呢?此诗赞茶云: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香浓夺兰露,色软欺秋菊。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在从多咏茶诗中,形式奇特者要数唐代诗人无稹的《一言至七言诗》,双称“宝塔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此诗奇巧,虽然在格局上受到“宝塔”的限制,但是,诗人仍然写出了茶与诗客、僧家以及被他们爱慕的明月夜、早晨饮茶的情趣。

在众多咏茶诗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全诗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孟谏议派人送茶,因为茶好,天子首先要尝新,接着便是王公大臣,到山人家觅茶。这里写天子王公,一方面是赞扬茶,另一方面也是埋下伏笔。第二部分,是诗的主体,先写闭门自煎,“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煮茶的过程,碧云清风,何等享受。煮出来的茶,白花浮光,何等赏心悦目!接着便连写喝下七碗茶的不同体会,产生不同境界。正由于卢仝道出了这七种绝炒境界,此诗亦被称作《七碗茶诗》。卢仝说喝第三碗便浮想联翩,才思文涌,七碗吃下去,真是飘飘欲仙了。第三部分,许多文章往往省略不引,其实,诗人胸襟正在于此,诗人喝茶,也临仙境,但是,诗人毕竟扎根民间,心系黎民,笔触一转,想到茶农,“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天子尝新,王公要抢先,世人嗜饮茶,但千万不能忘记茶农,不能忘记他们所受的巅崖之苦。正由于诗人的仁爱之心,对苍生的关怀之意,卢仝博得茶之“亚圣”的称号。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蜇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送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是苏息否?

茶词从宋代开始,诗人们把茶写入词中,写得最多为苏东坡、黄庭坚,还有谢逸、米芾等。如苏轼《行香子·茶词》:“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锺,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我国的茶叶生产,在清代后期,逐渐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在茶叶诗词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局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活动兴起,茶叶诗词创作更呈现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尤其老一辈革命家、文学家、诗人及茶界名人等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诗韵盎然的新作。

如朱德的《看西湖茶区》、《庐山云雾茶》,董必武的《游龟山》,陈毅《梅家坞即景》,郭沫若的《初饮高桥银峰》等,此外赵朴初、吴觉农、庄晚芳、王泽农、陈椽等都写过茶诗,并以深刻的寓意,清新的笔触,把我国传统茶诗词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颂茶歌舞、戏曲

茶歌、茶舞和诗词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成为社会生产、生活内容以后所见。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就是指茶。至于专门咏歌茶叶的茶歌,从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赋,季疵有茶枳”的记述中,得知的最早茶枳,是陆羽的六羡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外,有关唐代中期的茶枳,在《全唐诗》中还能找到如姣然《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几首。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流传的《贡茶鲫鱼歌》。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按察检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另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歌词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后来,韩邦奇也因为反对贡茶触犯皇上,以“怨谤阻绝进贡”罪,被押囚京城多年。

茶歌的再一个来源,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的茶山歌,其歌词称: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此外,在西南山区,也淬许多茶枳,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并列,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民歌一种形式。当然,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其歌唱的内容,就不一定限于茶事的范围了。

采茶调是汉族的民族,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演化产生了不少诸如“打茶调”、“敬茶调”、“献茶调”等曲调。便如居住在滇西北的藏胞,蔻、生活时,随处都会高唱没的民歌。如挤奶时,喝“格奶调”;结婚时,喝“结婚调”;宴会时,唱“敬酒调”;青年男女相会时,唱“打茶调”、“爱情调”。又如居住金沙江岩的彝族,旧时结婚第三天祭过门神开始正式宴请宾客时,吹唢呐的人,按照待客顺序,依次吹“迎宾调”、“敬酒调”、“敬烟调”、“上菜调”等等。

当代,茶农随着经济上的日渐富足,文化上的不断提高,正如民谣所说:“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筐茶叶一筐歌”,歌声更是不绝于茶园,回荡在山欲。与此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到茶乡采风,使茶叶民歌由山乡登上舞台,走进银幕,响彻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如周大风词曲的《采茶舞曲》展现了一幅清新的江南茶山风光画卷。如其歌词云: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岩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们东山西同采茶忙。插秧插到大天亮,采茶采到月儿上;插得秧来匀又快,采得茶来满山香,你追我赶不怕累,敢与老天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茶舞中最著名的要数《采茶扑蝶》,歌词清新,动作优美,我国茶戏,浒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以江西最为著名,亦流传最广,分支繁多。江西采茶戏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分支剧种。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戏曲,其最早的曲牌名,就是“采茶歌”。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一,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所以亦叫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另外,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如蕲春采茶戏,在演唱开工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从和,即由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喝“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蔻,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

其次,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交互影响。茶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主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密切关系。

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戏剧事业发展,戏剧舞台上也出现了一批以茶事、茶馆为背景的话剧与电影,著名的有老舍先生的《茶馆》、《嘉鹊茶歌》等。

《茶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力作,全剧以旧时北京裕泰茶馆为场地,通过茶馆在先生不同三个时代的兴衰及剧中人物的遭遇,揭露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此话剧在国内久演不衰,在巴黎献演以后,还轰动了法国和整个西欧。

同时,茶在世界各国的戏剧中,也早已有反映。例如1692年英国剧作家索逊在《妻的宽恕》一剧中,就特地插进了茶会的场面。英国剧作《双重买卖人》和《七副面具下的爱》,也都有不少饮茶及有关茶事的情节。再如荷兰1701年就上演的《茶迷贵妇人》,至今在欧洲有些国家,仍作为古典戏出现在舞台上。至于东邻日本,在他们的影视中,饮茶、茶道的情节,随处可见,还创作了《吟公主》这样以茶道为主要线索的电影。《吟公主》讲的日本茶道示师千利休反对权贵丰臣秀吉黩武扩张,最后以身殉道的故事。其主要宣传的,也即是要人们热爱平和、尊长敬友和清心寡欲的所谓“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三、茶与美术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通过构图、造型、涂色等手段,来创造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范围或内容,除一般认为的绘画、雕以外,甚至还包括建筑在内。茶文化中的雕塑技艺,主要集中在茶具和团茶、饼茶的造型及饰面上。如宋朝北苑的龙、凤贡茶,其饰面的花纹特别讲究,经常更新。宫内更有在贡茶上加上其他装饰物的活动,其时称之为“绣茶”。另再就是工艺雕塑中的茶事内容。这类例子也很多,如清乾隆时,著名雕刻家杜士元在一件《东坡赤壁》的雕刻中,即刻有一船,船上七人风姿各异,船头有一童子在持扇烹茶,茶盘中有三只茶杯,清晰可见。至于与茶有关的建筑,主要有茶馆、茶寮、茶室和茶亭等等。这里着重就美术的绘画作一介绍。

绘画是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一种描摹或再现。绘画起源甚早,早在旧石器石代人类居住的山洞中,洞壁就留有早期人类的画作。但是,关于饮茶和茶的有关画卷,迟至唐朝才见提及。据称,在现存的史册中,能够查到的与茶有关的最早绘画,是唐朝的《调琴啜茗图卷》。开元年间,不只是茶和诗的蓬勃发展年代,也是我国国画的兴盛时期。著名画家就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俗称大李和小李将军)以及卢鸿、吴道子、卢楞伽、张萱、梁令瓒、郑虔、曹霸、韩干、王洽、韦大忝、陈闳、翟琰、杨庭光、范琼、陈皓、彭坚、杨宁、王维、杨升、张噪、周方、杜庭睦、毕宏等数十人。而这时,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寺庙饮茶,已“遂成风俗”;在地方及京城,还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上述这么多绘画名家,特别是他们在为寺庙作壁画中,如杰出画家吴道子,曾为长安、洛阳两地道观寺院绘制壁画三百余间,他们不可能不把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中新兴的饮茶风俗,吸收到画作中去。

五代时,西蜀和南唐,都专门设立了画院,邀集著名画家入院创作。宋代也继承了这种制度,设有翰林图画院。在国子监也开设了以画学课。所以在宋代以后,特别是与今较近的明清,以茶为画,不仅有关记载,而且存画也逐渐多了起来。宋代现存最完整的茶事美术作品,首推北宋的“妇女烹茶画像砖”。画像砖是汉以前就流行的一种雕画结合的形式,但唐代以后渐趋稀少,北宋这件妇女烹茶画像砖,画面为一高髻宽领长裙妇女,在一炉灶前烹茶,灶台上放有茶碗、茶壶,妇女手中还一边在擦拭着茶具。整个造型显得古朴典雅,用笔细腻。

此外,据记载,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还曾画过一幅《斗茶图卷》。刘松年是南宋钱塘(今杭州)著名的杰出画家。淳熙年间学画于画院,绍熙时,任职画院待诏,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施色妍丽,和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可惜的是这幅《斗茶图卷》,没有传存下来。

不过,刘松年的《斗茶图卷》虽然不见,但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所作的同名画--《斗茶图》则流传了下来。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和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封魏国公。其画一脱南宋“院体”。自成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画风影响很大。《斗茶图》中共画四个人物,旁边放有几副盛放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一茶桶,袒胸露臂,显得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一旁,又目注视前者。由衣着和形态来看,斗茶者似把自己研制茶叶,拿来评比,斗志激昂,姿态认真。斗茶始见于唐,盛行于宋,元朝贡茶虽然沿袭宋制进奉团茶、饼茶,但民间一般多改饮叶茶、末茶,所以赵孟?的《斗茶图》,也可以说是我国斗茶行将消失前的最后留画。

同样,18世纪时,随饮茶在欧美的盛起,以茶为题材的画作,也陆续见之于西方各国。据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等介绍,1771年,爱尔兰画家N·霍恩,就曾创作过一幅《饮茶图》,以其女儿的形象,画一身着艳服的少女,右手持一盛有茶杯的碟子,左手用银勺在调和杯中的茶汤。另如1792年,英格兰画家E·爱德华兹,曾画过一幅牛津街潘芙安茶馆包厢中饮茶的场面。绘一贵夫人正从一男子手中接取一杯茶,前方桌上放有几件茶具,旁边绘一女子正同贵夫人耳谏。再如上一世纪苏格兰画家K·威尔基,也创作了一幅名为《茶桌的愉快》的茶事画,画面绘二男二女围坐在一张摊有白布的圆桌上饮茶,壁中火通红,一只猫一动不动地蜷伏在炉前,绘出了19世纪初英国家庭饮茶时那种特有的安逸舒适的气氛。此外,如现在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中的凯撒的《一杯茶》、派登的《茶叶》,,收藏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院的《春日》、《俄斯坦德之午后茶》、《人物与茶事》,以及悬存在苏联列宁格勒美术院的《茶室》等等。也都是近二世纪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茶事名画。

四、茶谚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枝娟秀的小花。

茶谚不是与茶具有,而是茶叶生产、饮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饮茶和种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关于茶谚的记述,直至唐代末年苏广的《十六汤品》的“减价汤”中记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马登高。”这里所说的“瓦”,是指粗陶,意思是说用粗陶瓶存放茶叶,容易受潮,变质,犹如爬山骑用跛脚马,很不理想。另一条是“法律汤”中讲到的“茶家法律”:“水忌停,薪忌薰。”这条虽未如上条那样称“谚曰”,但很明显,实际采自谚语。

在我国整个古代茶书和其他有关文献中,基本上都未提到植茶的谚语,就是制茶和茶叶收藏方面的谚语,也直到明清期间,才有“茶是草,箬是宝”,以及《月令广义》引录的“谚曰:善蒸不若扇炒,善晒不如竹箬”这样两条记载。在古代条件眄,茶叶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于茶叶较埋储“烧灰”或存放焙笼等办法,要省事得多。其后一条谚曰,所谓“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说蒸青不如炒青;“善晒不如善焙”,是指晒青不如烘青,其实这条谚语仅仅反映一些地区或一部分对各种绿茶的推崇和喜好而已。不过,这两条茶谚,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当时,对茶类生产和茶叶保存,还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

其他,我国关于茶的生产技术方面的谚语,特别是浙江、湖南、江西,还是较多的。这里不妨以浙江的茶谚为例来剖析一下。

如提倡和劝种茶树方面的谚语,有“千茶万桑,万事兴旺”。浙西开化一带,有“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等等,这些茶谚,都较古朴,虽然搜集于本世纪中期,但是,与种橘植果的一些谚语对照,就其风格来说,很是明清间或更古的茶谚。浙江全省采摘茶叶的谚语面广量大,单以杭州一地这方面的谚语为例,最具代表性的谚语,如“清明时节近,采茶忙又勤”;“谷雨茶,满把抓”。“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以及“头茶不采,二茶不发”。“春茶留一丫,夏茶发一把”。“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等,就都体现了这一采摘指导思想。必须指出,在唐代以前,从史籍记载来看,似乎是不采制秋茶的,唐代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茶业的莛发展,秋茶的采制才逐渐盛行起来。所以,“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的谚语,是一条流传较早的古谚,其主要的含义,是提倡和鼓励人们采摘秋茶,并不真正说秋茶的质量就比春茶为好。

五、茶的故事与传说

在我国各种史籍、典故和方志中,有关茶的故事、传说、名人轶闻趣事可谓举不胜举,美不胜收,是中国茶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举例介绍。

(一)陆羽闭门写《茶经》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东岗子、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他写《茶经》有一段为人知的故事。即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聪明好学,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当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洲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品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麓来到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其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尽兴,大哭而归,当时不知其性格者误称他“楚狂接与”。陆羽在唐代宗时曾封为“太子文学”等多种官职,但均未到职。他一生鄙夷权践,酷爱自然,坚持正义,本书前面提到的《六羡茶歌》正体现他的个人品质。

(二)陆纳以茶果迎宾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时人赞其“恪勤贞固,始终勿渝”,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物。晋《中兴书》载有这样一件事: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见叔父未作准备,但又不改去问他,于是私下准备了可供十几人吃的菜肴。谢安来了,陆纳仅以茶和果品招待客人。陆?就摆出了预先准备好的丰盛筵席,山珍海味俱全。客人走后,陆纳打了陆?四十棍,教训说:“汝既不能兴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三)王安石辨水考苏轼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属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崃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边,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基官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四)李清照夫妻饮茶考记忆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故居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

“……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赵明诚夫雪在饮后间隙,一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五)送贡茶父子升官宋徽宗赵佶嗜茶,宫廷斗茶之风盛行,为满足皇室奢糜之需,贡茶品目数量愈多,制作愈精。宋徽宗大量提拔与贡茶有功官吏。据《茹溪淦隐丛话》等载,宣和二年(1120),漕臣送可简创“银丝水芽”,制成“方寸新夸”。这种团茶色白如雪,故名“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以后郑可简又命他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得到一种叫“朱草”的名茶,郑可简则令自己儿子去进京贡献。果然也因贡茶有功而得官。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其子得官荣归故里时,大办宴席,亲朋云集,热闹庆贺。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侄子因朱草被夺,愤愤不平,即对一句:“千里埋怨”。

(六)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七)吓煞人香碧螺春江苏太湖洞庭山上的名茶碧螺春,有好多生动的传说。其一是姑娘碧螺春与其伙伴阿祥的爱情故事。一年初春,太湖中有恶龙作怪,为害百姓。阿祥与之斗了七天七夜,缍斗败了恶龙,自己也精疲力竭,病倒在床。碧螺姑娘亲自照料,并采摘山上茶叶,疗好了阿祥的重伤,自己却劳累而逝。阿祥把碧螺姑娘葬于茶树之侧,并精心培育。人们为了纪念碧螺,而称此茶为碧螺春。另一则事故,流传亦很广泛。说东洞庭黄厘峰上有奇香,被误认为妖精作崇,而被一位胆大勇敢的姑娘发现采摘,收于杯中。她走到哪儿,香到哪儿。连姑娘也惊奇得大叫起来:“吓煞人香。”当时,人们问她是什么茶?她随口而答:“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到此一游,饮到此茶十分高兴,欣然命名为“碧萝春”,后又根据其外形似螺而更名为碧螺春。

(八)林凤池赶考得香茗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住着一勤奋好学的青年,名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一年前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应试,可是家境贫寒,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说罢大家就慷概解囊,给林凤池凑足了足够的路费。第二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崇安县衙就职。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36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

上一篇 : 我国的传统饮茶礼仪

下一篇 : 韩国茶祭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