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要“创意”更要“创艺”
发布时间:2012-03-18 00:00:00
发布时间:2012-03-18 00:00:00
摘要:目前,“创意”这两个字在世界范围内热得有点发烫,无论在它的诞生地英国,还是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创意”大都均和文化产业组合在一起而发展迅猛。在中国茶文化界,“茶艺”也开始走上了“创意”的表演型发展之路。无论是在国际茶文化的舞台上 ,还是在国内茶博会上,五彩缤纷的“创意”表演型茶艺都让大众一饱眼福,甚至震撼心灵。茶艺表演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生活型茶艺转向有独创的表演型茶艺。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弘扬中国茶文化、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很好途径(有众多外国人因观看中国茶艺表演而喜欢上了中国茶),并为之大声叫好。然而,叫好的背后却有诸多的困惑表情——中国茶艺除要“创意”之外,还缺少“创艺”。
关键词:中国茶艺、创意、创艺
中国茶艺:品茗观赏艺术
有必要先声明一下,在茶艺的三种类型中(生活型、经营型和表演型),本文特指表演型茶艺,而非以茶叶种类来分、以冲泡方式来分、以地域来分、以民俗来分、以时期来分……等分类的类型。也就是以技艺和艺术相融型经过艺术加工的且高于生活的茶艺表演。表演型茶艺较之其它“茶艺”,除了观赏性之外,更具艺术性。目前已发展为一种新型“文艺形式”,它是通过对茶叶的冲泡、品饮等一系列的形体动作,反映的一种生活现象,表达一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节,讲究舞台美术和音乐的配合,在使人得到感染和启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一种遐想放飞 。我想,在本文作主题剖析前,仍有必要阐述一下何为“茶艺”以及 “茶艺”由来背景。
(一)“茶艺”何来?
我最早从字面上认识“茶艺”一词是从陈文华教授所著《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了解的:“‘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于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 [1] 由此而后,“茶艺”这一名词被大家广泛接受。又先后登陆香港、澳门及大陆。那么,究竟这“茶艺“是谁最先提出的,谁第一个导入大陆的?无外乎集中在台湾的娄子匡、范增平、吴振铎等三人身上。对此我曾先后当面请教陈文华、余悦和范增平三位专家,仍存有争论,好在无关乎本文主题,在此不作议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范增平先生是把“茶艺”从台湾带到大陆的第一人(第一站是在上海)。至于为何要称“茶艺”而不作“茶道”论?“茶艺”又是怎样确定下来的?范增平先生是这样解释:“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要民众很快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2]
究其“茶艺”之源,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中国早期所谓的“茶艺”概念并无深刻内涵,只是从“泡”的手艺为出发点,并无从“品”的艺术体现。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载:“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宋代陶谷《茗荈录•乳妖》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白于季兴,延置紫云庵,曰试其艺。保勉父子呼为汤神。”(文了善烹茶,人称“汤神”);《茗荈录•生成盏》又载:“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向者,茶还通神之艺也。”北宋陈师道撰《茶经•序》载:“经曰:‘茶之否藏,存之口诀。’则书之所载,尤其粗出。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也。” [3] 虽然陈师道把“茶艺”比之“下”,比之“末”,而德为本,但不管怎讲,陈师道的“茶之为艺”之说,则首开了后世称品饮程式为“茶艺”之先河。
(二)茶艺何解? 什么叫“茶艺”?当今茶文化界专家的解释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而非常明确的定义。
台湾的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入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 [4]台湾的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盏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的美,欣赏茶艺之美,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5]
台湾的茶学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才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6] 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7]
茶文化作家丁文先生认为:“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 [8] 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认为:茶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艺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论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9] 茶文化学者马守仁认为:“茶艺是一门集音乐、舞蹈、人文精神于一体的适宜于舞台或室内表演的茶叶冲泡艺术。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10] 马守仁先生还把茶艺归纳为“五美”——形式美、结构美、动作美、环境美、神韵美”。
茶文化专家陈文华认为:“通俗地说,茶艺就是论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11] 茶学专家童启庆教授认为:“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美与心灵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12] 茶道专家滕军教授认为:“关于茶艺的界定,一直是个大难题,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专指泡茶时的技法及艺术氛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包括从采茶、制茶、泡茶、赏具乃至茶诗、茶画等有关茶的所有茶事活动。到底是狭义一些的好呢?还是广义一些的好呢?若选前者,会让人觉得其内容有些单调,不如日本茶道那么内容丰富;然而,如果从后者,又会让人觉得中国茶文化仍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范畴,艺术性不高,没有日本茶道那么高雅。” [13] 茶学专家丁以寿先生认为:“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茶艺文艺是指艺术,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艺,但不同于茶学中的茶叶审评;艺术是人文的,茶叶审评是科学的;茶艺是艺术,茶叶审评是技术;艺术是主观的生动的;技术却是客观的、刻板的,在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因而种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艺之中。” [14] 茶文化学者林治先生认为:“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茶艺’是研究科学泡茶、艺术品茶的过程。具体地说,它要研究人、茶、水、器、境、艺这六要素以及这六要素协调与组合”。 [15] 无论怎样对“茶艺”评说,或是各自对“茶艺”表述的差异性,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茶艺”的狭义之说。也就是:“1.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2.茶艺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3.茶艺包括泡茶、饮茶的艺术。” [16] 并且也已正式写进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用于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教程。而我认为,“茶艺”正是上述泡、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门类看待。而这种形式也正是通过茶来完成一种心灵语言与与肢体语言对话形式。茶艺,即是修行的载体,也是一门表演艺术。茶艺是用茶和茶具及水冲泡出来的编年史,它承载着历史也体现了当下的人文精神。当论茶、品茶的技巧与艺术相结合,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茶艺。当“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三者聚集在“中国茶艺”的名下,作为宏扬中国茶文化行动“纲领“,从此揭开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新篇章。那么,中国茶艺想表现的应该是代表一个国家冲泡和品饮茶的律动,叫“中国茶艺韵律”。
雾里看花:缘于审美落差
近几年来,全国举办了不少茶艺大赛,但在这些大赛结束之后,观看者对表演型茶艺留下了一些看法:“挺新奇的,可就是看不懂。”“太做作了,太离谱了,年代不分,时空错位。”“没找对主题,不知想表现出什么?”“既然在舞台上表演,生活性太强,艺术性太少,像是作秀,不像表演。”“有些主题思想非常明确,技巧也不错,但就是缺少点艺术氛围”……批评声音不仅来自讲求踏实的业界,也来自业外人士对表演型茶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太切合实际,没有掌握好科学地冲泡方法。青、红、黄、绿、黑、白茶,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有些离谱。还有些表演已经跨越到另类的表演艺术。外国人可能喜欢,因为他们不懂茶艺。有人曾对此振振有词:“当你把一颗螺丝钉钻入耳朵并且当耳环使用,这是否是实现常规的一种‘另类艺术’呢?”如果茶艺是这样,普通市民很难接受这种审美观。
中国表演型茶艺尚处于新兴的发育阶段,目前很多创意都是不成熟的,脱离实际的,但也有的表演型茶艺打着“创意”旗号刻意搞怪,哗众取宠,故作笑脸,表情夸张,动作僵化,令人头晕目眩。既不符合生活实际,也缺乏艺术美感。客观上,创新者是想把整台茶艺从茶席设计到动作创意及主题创意搞得完全些;但主观上却无法理解中国茶艺的“哲理为先,审美为重,个性为要,实用为佳”的四大特点。也感受不到某些茶艺表演作品传达一种艺术之“美”。中国茶艺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认为,有些表演型茶艺的创意跟受众“艺术感”的文化差距太大,还有一些茶艺表演有些“强迫性的泡茶”,这导致个性化创意跟设计者自身孤立。
一味模仿:也是无可奈何
在很多表演型艺术的创意遭遇尴尬的时候,同样也有精彩的表演型茶艺早已深入人心。如早期的《禅茶》《文士茶》《宫廷茶》《擂茶》《道家茶》等,又如,江西的《惠安女茶俗》《洞庭茶俗》,上海的《太极茶道》,广西的《珠海渔女》,杭州的《龙井问茶》《九曲红梅》等;再如,最近有老舍茶馆创编的《五环茶艺》,更香茶业创编的《父亲茶》《女儿花》等等。似乎让我们见证到表演型茶艺创意的成功。但不少地方在不同的场合中实行“拿来主义”的一味模仿参加比赛,如,在一次茶艺比赛中,有《禅茶》表演之主泡加助泡等五人全都身披大红袈裟,让内行人一看,五个全是方丈,估且不说主次不分,古时候哪有诸多方丈在一起泡茶,倒像是方丈在“开会”。这证明创编者凭自己的一知半解想当然地编造禅茶表演,结果错误百出。有的茶艺表演让人观赏后却大倒胃口,这些表演型茶艺一味模仿,大概是该地区茶艺表演起步太晚,或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缘故,于是就产生太多的模仿别人。更有甚者,有的还照搬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来进行比赛。我们太缺少自己的作品,缺少自己的自信。我想,没有“创意”和“创艺”的茶艺是失败的,因而推进一种由“意”到“艺”的表演型茶艺才是为中国茶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眼下许多地方的表演型茶艺,均把“乌龙茶茶艺”、“绿茶茶艺”、“红茶茶艺”等生活型和经营型茶艺作为表演项目,大家争相模仿,且出入较大,如果说,当全国表演型茶艺都在这种圈子里转的时候,中国茶艺是有什么发展可言。殊不知像类似这种“茶艺”早已作为对茶艺师们进行技能鉴定和实操的要求。而我们则在表演的舞台上一味地追求“春风拂面”,继而“韩信点兵”,再行“凤凰点头”,而且叫法不统一,似乎要固守传统,一壶到老。有的表演者虽然动作漂亮规范,但个性不足;有的则只重技巧,忽视内涵。
“两创”原则:需要有规可循
“艺术虽然和技巧有密切联系,但是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的、浅层次的,而艺术进入到一种美学的范畴,艺术应该突出美学追求,茶艺属于实用美学、生活美学、休闲美学的领域”。 [17]
这段话其实已经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创艺”之画。那么,当前的茶艺表演究竟处在何种状态?有茶文化专家对此评价道——
“当前的茶艺品饮演示可称得上百花纷呈,但要说“完善”则为时尚早”。(陈香白)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茶艺,只有共性,没有个性,茶艺是难于发展的。茶艺是技能,是心灵,是文化,现在有的茶艺文化特征不明显”。(寇丹)
“中国茶艺要走向世界,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高,二是普及”。(刘启贵)
尤其像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深有体会地说:“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但“创新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编造,它必须根据茶艺的特点和舞台艺术的要求,结合茶叶、茶具的特点来构思,表现一定情节,表现一定的主题。既有时代性,也有地域性。” [18]
还有一些市民在观看中国茶艺表演后说:“我们在观看有些茶艺表演时候,看到表演者的服饰、舞美和表演者那优雅闲熟的动作,配合舞台背景(或采用影幕形式)显示的大自然风光,以及表演者所传递的主题思想,真是美仑美奂,似乎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天人合一’情景中,去品味人生的一壶茶。”“有些表演型茶艺就显单调,茶席设计的造型很突兀,缺少艺术氛围,如果稍稍改造一下就好了。”
由此可鉴,人们在呼唤表演型茶艺需要“创意”的同时,更需要“创艺”。其实人们所需求的“创艺”,是以改善大众审美为初衷,在相当的知识体、文化修养基础上,从哲理、审美、个性、实用等角度出发进行的表演。目前中国茶艺表演富有“创意”的不少,但有艺术价值的“创艺”却很少。“茶艺”之“创艺”很大程度上又是和“艺术美学”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综合性的。诚如茶文化专家陈香白先生所言:“‘茶艺美学’则应从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上,对茶艺本质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茶艺与现实的关系,茶艺本性、茶艺思维、茶艺语言、茶艺审美心理、茶艺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以及茶艺同其它门类的关系等”。 [19] 茶艺属茶文化范畴,故茶文化是“茶艺”之源,而“茶艺”则又是茶文化的重点,“创意”与“创艺”又是“茶艺”的生命所在。
在中国发展表演型茶艺,想要使大众接受,文化因素、传统审美和现代美学应该是作为从事茶艺创编者最先考虑的问题。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茶艺”之“创艺”起步较晚,但不应该对过去的茶艺表演亦步亦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底蕴足够孕育出有中国风格特色的“创意”与“创艺”。我们的茶艺编创者能不能扮演启蒙者的角色,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落差中寻找折中点,用理性的艺术语言勾勒出富有的 “创艺”,慢慢引导大众认识中国茶艺的“意美”和“艺美”,并用中国茶艺之“意”和“艺”把中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创意思维:直指创艺效果
我想就目前成功表演型茶艺的“创意”及“创艺”谈谈应该把握的原则:
(一)、大众审美优先的原则。一台成功的表演型茶艺,大众所看得懂,感受得到,不仅是大众审美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茶艺创编人员应该遵循的专业标准。所谓大众审美优先,并不是只讲泡茶技巧,不讲品饮艺术,或只讲品饮艺术,不讲泡茶技巧。而是要求创编者在考虑茶艺的舞台艺术与大众审美的关系时,始终坚持把通俗易懂的“茶艺”放在首位,要求创编者把握“意”和“艺”在茶艺表演时这二者相协调的关系,同时还要重视“茶艺”在大众眼球和心灵的反应,并关心整台茶艺表演这二者相互协调的效果,以此获得在创意基础上再现的艺术。创编者只有时时、处处为大众能够看得懂的眼球服务,才能获得大众心灵的满足。表演型茶艺,只有为大众着想,坚持大众观赏利益至上,才能得到大众的好评,才能使中国茶艺获得更大的、更长远的发展,从而走向世界。
(二)、遵守科学泡茶事实原则。茶艺表演节目的创编者,无论是“创意”,还是“创艺”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于“如何泡好一壶(杯)茶的技巧和如何品饮一壶(杯)茶的艺术”的精神,尊重科学泡茶的方法和茶性。没有这种科学泡茶、饮茶的依据,便无所谓“创意”和“创艺”,也就是说,当你连泡茶和饮茶的基本要领都不知,就不可能说你是在传播“中国茶艺”的内容,随便粘来一个创意而完全游离于茶艺之外,言出无据,只会失信于大众。另外,茶艺表演也要据实公开,也就是你的“创意”来自于什么样的背景,因为我们往往看到有些茶艺表演的“创意”背景来自于创编者的猜测和想像代替事实。
就我个人认为,表演型茶艺的独特性目前还不能被一些专家接受,还有许多人认为要固守传统和“正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茶艺是一门艺术,必定会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我想,我们在鼓励大胆尝试、勇于“创意”和“创艺”的同时,还要虚怀若谷,兼收并蓄,善于学习各地方的茶俗、茶技等表演经验,以使“中国茶艺”概念上的视野更远,思路更新。
个案分析:以《五环茶艺》为例
当我第一次观赏到由老舍茶馆创编的《五环茶艺》表演时,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这台茶艺表演不但“创意”绝佳,而且“创艺”(艺术效果)也是可圈可点的。可以说从《五环茶艺》成功的创意给今后中国茶艺的发展带来的一种思考。因为,表演型茶艺的创意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辩论的思维过程,一切要经过创编者大胆的探索、发现与整合。我把这种“创意”思维归纳和分为“定向、逼近、成形、引深”四个阶段。
(1)定向。这一阶段主要是茶艺创编者发现历史抑或现代的事件,并收集周围感性和理性的重要信息(奥运)。初步考虑需要“创意”及“创艺”一套什么样的表演型茶艺,同时运用丰富的联想,从茶叶的冲泡概念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寻找最佳“创意”点来决定自己“创艺”方向以及该表演型茶艺名称(课题)。
剖析:2008年恰逢奥运走进中国,对这一全球性的盛事,各行各业均利用“奥运”这一契机大做“文章”。那么奥运与中国茶艺有没有一种契合点(共同点)呢?有!茶叶是绿色食品,而这一物质的背后渗透的却是中国茶文化精神,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它与2008北京奥运的口号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不谋而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是“和合”,而奥林匹克大家庭追求的正是一种“和谐”;中国六大茶类有六种颜色,而奥运五环加底色恰好也是六种颜色。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编和整合这套茶艺呢?创意有了,定向也找到了。
(2)逼近。表演型茶艺的创编者最大的毅力和决心,乃集中精力,以不懈的努力,寻找中国茶艺和奥运相关联、相近的、相融的和相似的地方。于是创编者向定向目标进行一种思想冲击,去逼近、逼近再逼近自己的主题(五环茶艺)。
剖析:奥运有五环标志,分红、黄、蓝、黑、绿五种颜色,而中国六大茶类分为青、红、黄、绿、黑、白六种颜色,除青茶之色稍与奥运五环中的蓝色有些许误差之外,其它的均可谓天然巧合。那么白茶之色去向何处逼近呢?有了!五环底色恰好是白色。于是五环“五色”加底色成就了“六色”,与中国六大茶类之“六色”逼近了,而且真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3)成型。创编者之创意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常常会产生顿悟与灵感。此时此刻的创意逼近可以使创编者情绪亢奋,如痴如醉、思维敏锐。顿悟可以在酝酿中产生的,也可以在酝酿后期的思维松驰中突然发生。当新的观点和新结论产生时,表演型茶艺内在“意”和“艺”也就进入了创意思维成型期。
剖析:五环的五种颜色需要五人来表演,需要五人身着五种颜色的服装来显示“五色”的个性。如何来协调六大茶类之“六色”与五环“五色”的关系呢?这的确需要一种勇气和大胆上的创想。于是让“五环”底色之白色与白茶相呼应起来。这的确是神来之笔的“创意”。身着五种颜色民族服装的表演者在分别冲泡各自颜色的茶类之前,共同把第一道所泡之茶定格为白茶。然后,五位表演再根据自己服装颜色来冲泡相同颜色的茶。
(4)引深。新观点、新思维、新 “创意”产生后可能并不十分完善‘还需要通过必要的试演和验证来不断地完善与深化的思维,使其更加系统,更加丰满,更加成熟。
剖析:当一台表演型茶艺成型后,就开始把深化思维过程中的思想实施“引深”。因为《五环茶艺》的成功表演,既寄于它的大背景——奥运,也寄于它所折射的绿色和人文理念;既要考虑六大茶类的泡法,技巧,也要考虑舞台背景、灯光、音乐以及那扣动心灵的解说词,也就是“创艺”部分。
结论:中国茶文化被赋予清和、俭约、 廉洁、求真、求美的人格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文化心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和合”文化,她所倡导的“大众参与,大众认同,大众分享,大众成就”理念,与奥运匹克追崇“团结与友谊”精神不谋而合。奥运“五环”标志中的白底,加上黄、绿、蓝、红、黑的五环颜色,与中国六大茶类中青、红、黄、绿、蓝、黑、白颜色相似,给人以中国茶文化与奥林匹克注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以及一种共同理念的主张,这就是《五环茶艺》的成功之处。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奥运平台已经筑起,一种让世界范围内对中国茶文化的重新认识给“中国茶艺”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通过奥运,让中国茶艺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经济的发展。
茶艺表演:力避因循模式
茶艺是一门艺术,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应该有灵魂,能使人感动的作品。茶艺创编,既要考虑夺人眼球,又要考虑文化内涵。
中国茶艺,由古到今,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但稳定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因此,必须有创造,有突破,有超越。从而使中国茶艺形象更新更美。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加上国际茶文化活动日益繁荣,“中国茶艺”概念在全球逐步被人认知,中国茶艺也将逐步得到普及。而内容相似,程序相近的茶艺表演仍处在升级中,也无法吸引大众。因此建议表演型茶艺的创编者,能不能力避因循模式,能不能刻意求新,中国茶艺就要像《五环茶艺》那样,创造性构思巧妙地“制造效果”,突破常规,以求茶艺表演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别出心裁地、标新立异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最美最深刻的印象。北京老舍茶馆创编的《五环茶艺》,这台融表演型、生活型、经营型于一体的茶艺表演,显示出极强的“创意”性,并且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另外,像西安六如茶艺公司创编的《粱祝》、《浪漫音乐红茶》、《东方美人》,北京更香茶业公司创编的《父亲茶》、《姑娘茶》,江西南昌女职创编的《禅茶》,雅安地区创编的《龙行十八式》等等,均为不俗之佳作。尤其是像《龙行十八式》,在2004年四川雅安举行的茶文化“一会一节”表演中,其“创意”令人拍案叫绝。它以108人组成的(根据“茶”字拆字法相加刚好为108数,也作“茶寿”之岁数)威武雄壮的茶艺表演,配以看台上大学生的大合唱:“云在飞,茶在涌,发源在圣山……”大学生的引吭高歌,把个“龙行十八式”演义得淋漓尽致。顿时,茶盏里绿浪起香。2005年10月,同样是雅安的《龙行十八式》,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上表演,观众给予了三次长时间的掌声。
其实表演型茶艺是多领域的,多题材的,正如陈文华教授所说的那样:“茶艺编创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当利用创新思维创出丰富多彩的茶艺节目,其中既有反映历代茶事的历史系列,又有反映各地饮茶风情的民俗系列,还有反映兄弟民族饮茶习俗的民族系列,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系列”。 [20]
最后,我想表明一种个人观点,提出一个中国茶艺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即:遵循“一个宗旨”,高举“两面旗帜”,迈向“三个目标”,坚持“四个原则”,明确“五个定位”,聚焦“六大茶类”。一个宗旨是指表演型茶艺要惠及大众,少一点曲高和寡,让千万大众都能感受和欣赏到中国茶艺及茶文化的人文关怀,并且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两面旗帜是指“创意”意识和“创艺”的艺术标准,使之形成特色,形成亮点,形成企盼;三个目标是指茶艺的普及需要大众参与,大众关注,大众分享;四个原则是指茶艺普及运行的“链条”: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协会带头,市场运作;五个定位是指茶艺表演要兼顾国际性,社会性,传统性,创新性,兼容性;六大茶类是指中国的青、红、黄、绿、黑、白茶。总之,中国茶艺的作为技巧而言,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相对的操作程序;作为艺术而言,既可突破固定程式,又可追求无重复的“创意”与“创艺”的特点。因而,表演型茶艺既要有“创意”意识,更要有“创艺”精神,这事关中国茶艺能否在发展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3.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农业考古杂志,2002.2
4.5.6.7.8.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9. 寇 丹.茶艺初论. 农业考古杂志,2003.7
10.马守仁.茶艺漫谈. 农业考古杂志,2003.7
11. 12.15.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13. 14.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农业考古杂志,2002.2
16.林治,著.中国茶艺集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6.24~`25
17.陈文华,余悦,主编.茶艺师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9:19~`20
18.20. 陈文华,论当前茶艺表演的一些问题.农业考古杂志,2001.2
19. 陈香白,“茶艺”论释.农业考古杂志,2001.1
上一篇 : 寻味立顿下午茶
下一篇 : 修身养性:家中茶室设计为您锁定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