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音乐
发布时间:2012-05-27 00:00:00
发布时间:2012-05-27 00:00:00
成年之后,工夫茶主要用来开展工作,六十年代初期,潮阳文化馆组织了一个由棉城艺人组成的民间音乐组。平时主要练唱,演奏潮阳县特有的笛套锣鼓(龙头凤尾笛),同时培养着一个少年班。为了抢救文化遗产,当地文化部门开展了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民间艺人大多思想保守,给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便决定先从建立感情打消顾虑入手。要如何建立感情?便借助于工夫茶了。每天晚上,音乐组在文化馆活动,我们从头至尾服侍这些老艺人,把滚烫烫热腾腾的工夫茶捧到他们面前,连呼“师傅请茶”。有时,他们闭着眼只管拉他的弦,根本不理睬你,就得耐着性子捧着茶站在他们面前,直等一曲终了,他才停下把茶喝了,但就是不理你。为了把传统文化遗产发掘出来,只得耐心、再耐心。知道老艺人嗜茶如命,我们特别找来上乘的茶叶铁观音、白毛猴等,不惜工本,陪他们饮茶。俗话说:茶话、茶话、食茶配话。在闲聊中引导艺人们认识到整理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促使他们献出了差点失传的宫廷音乐(硬软套等),在专家们的配合下,成功地整理出一批宝贵的音乐资料。此项工作的完成,工夫茶在其中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七十年代,我在陆丰搞影评工作,影评员中有干部、学生、教师、老文化人。我把潮汕工夫茶搬到那里,请这些人饮茶,谈电影。对电影的评论就在轻松的茶话中进行,效果很好。工夫茶,实在是一种联系感情、做好工作、帮你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是一种交流感情的工具。
工夫茶的优点虽多,但在“文革”期间,也曾被人骂为封、资、修的产物,是毒害人民、腐蚀干部的毒剂。当年,我们在“五七”干校劳动时,一间房住了三十多个女人,这些人中有积极分子和“一小撮”没有改造好的“黑线人物”和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她们互相间隔了一道无形的篱笆。积极分子饮茶可以光明正大,那“一小撮”便没有这个权利了。想喝茶却不敢,怕罪上加罪,但有喝茶习惯的人忍耐不住了,用刷牙的搪瓷口壶代替茶壶及茶盅。泡好茶不敢叫食茶,想了一个暗号,把口壶叫“尿桶”,这些“未解放”的人一听到“尿桶拿来”即会意地把口壶拿去装茶,然后回到自己床铺的蚊帐里悄悄地喝起来。
上一篇 : 茶艺的品味
下一篇 : 闽南十大茶艺小姐,茶艺员员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