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品茶道:行于茶(下)
发布时间:2012-09-17 00:00:00
发布时间:2012-09-17 00:00:00
锅庄,三个石头架在火塘支锅代灶,即“支锅之桩”。打箭炉原为荒蛮之地,商人来到这里,自搭帐蓬,支锅庄,烧水煮饭。在锅庄边喝茶饮酒,绕锅庄翩翩起舞,以派遣劳苦,成为世风。
明中叶后,明正土司的大小管家在司职时,一些人先是以家招待,后是以家为店,接待客商。很快,打箭炉出现了由美丽大方、聪慧能干女主人操持的锅庄。在川藏古道口传里,锅庄又叫“阿佳卡巴”,即“住着美丽能干、能说会道女主人的地方”。锅庄渐渐集旅店、商栈、牙行、钱庄为一体,汉藏客商的交易,大多在锅庄进行。
在清代中叶汉藏贸易的鼎盛时期,康定城有48家锅庄。其中最大的包家锅庄,好年景,年交易额达80万大洋。
如今的锅庄,成为欢快自然、轻盈飘逸的藏族男女群舞。在当地人士安排下,我们一行人见识了锅庄的韵味,感悟到藏族兄弟姐妹的朴质和善的人性,和浪漫纯真的风情。
越野吉普开出几十公里,来到一个康巴人族聚的村庄。走进一家又一家雕梁画栋的藏式石木楼,我们看到的是富庶、美满、和乐、知足、感恩、热情和风情。
踏进村边木楼,热情美丽的女主人,和她那纯情美丽的妹妹们,让我们留住了脚步。
现实中的藏族姑娘,美丽、纯洁、善良、大方而热情。女主人是27岁的少妇,精明能干,魅力四射;4个16~24岁的妹妹,如花似画,青春含情。喝着端上的酥油茶,听着女主人用不大标准的四川汉话,讲述她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人民公社大锅饭,家家户户分到几十头牛羊。藏民以蓄牛羊为财富象征,经过这些年放牧,她家有牛50多头,羊300多只。跟以前比,日子好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惜运输困难,1头牛才卖300多元钱,1只羊才几十元。听说在成都,1头牛能卖上千呢!
我心算一下:她家牛羊总值3万多!在那个万元户稀罕的年代,我工资一月才70多;那差不多是我一辈子所得。一路调查走来,比她家富裕的有的是!难怪藏族兄弟要真心诚意“感谢党的政策好”了。
这酥油茶,越喝越有滋味!
康巴人,是一个优秀的种族,康巴少女,是美丽、魅力、动人的姑娘。大概是游牧民族财富随身的习俗吧,藏族姑娘的服饰,真让人大开眼界。缀着猫眼、红宝石和绿松石的长长项链,流光四溢;宽厚结实的银腰带,镶嵌着和阗玉、鸡血石、田黄石,千金难求,那是她们祖辈的留传,有幸逃过了“文革”劫难。尤其是美丽的三妹,项链垂胸、腰带束身的婀娜身姿从身边飘过,带来一阵阵淡淡的处女之香,令人神思睱往……茶美歌美人更美,佳茗须得美人炊!美丽的三妹,是茶马古道上,一道最美最靓的风景线!
红酥手,青稞酒,满面春色腰如柳。丰盛的饭前,姑娘动情地唱起请酒歌,未饮人先醉。
饮过久闻盛名的青稞酒,吃过姑娘们在燕语莺声中争先恐后备好的家宴,半熏半醉中,再饮姑娘茶。
按汉地风气,三妹把茶罐在火塘煨热,放进茶叶,沸水入罐,一股迷人的茶香,即刻在屋中飘升。丰隆如胆的鼻梁上,泛起细汗珠,丰美柔丽的脸蛋上,泛起红润色,丰嫩柔荑的一双手,端上香喷喷的姑娘茶,丰美如画的少女站在你对面,粉嘟嘟的红唇间,为你唱起清脆嘹亮、情动人心的请茶歌,情怯怯的大眼睛,为你泛起真情热辣、秋水丽色的知春曲,近眼玉峰三两尺,奉茶酥手万千情,四位姑娘随歌起舞,长袖飘飞。
斯情斯景,你能不未饮先醉,心乱神迷?你能不乐如神仙,今夕何年?你能不恨不生当巴蜀汉,香茶美女醉人间!
夜晚,屋外的坪坝,升起篝火。我们围坐在火堆边,少男少女们渐渐聚合而来,清纯激越的藏族歌声一起,不由得人即刻兴奋激动起来。男男女女,围着院坝火堆,跳起欢乐的锅庄舞。一首首天籁之声,在锅庄舞中响起;一圈圈激情洋溢的舞蹈后,我也渐入佳境。汗流浃背时,我推出圈外,和美丽的三姑娘唱起《康定情歌》。其乐几何,惟当事者知。
在艰险辛劳的川藏苦旅中,康定锅庄,成为我心中温馨无比的港湾。人当其中,真有乐在巴蜀,演绎一生的浪漫情怀。
打箭炉西去,挡在古道上的那排群峰叠嶂、白雪皑皑、高耸云天的雪山中,如鬼斧神工般劈开一道口子,就是“雪门坎”。秦汉以来,贡嘎山以西的“旄牛夷”各部,都要翻过“雪门坎”,下“雅家埂”,去荥经、雅安以至成都,与汉地进行交易。汉地的茶货,则经此西去北上,运至西藏,或转出口。
站在“雪门坎”,眼前雪山层叠,云雾缭绕,其雪景之美,惊心动魄;身后,是空蒙壮阔、如一浪又一浪奔涌而来的群山云海。“雪门坎”风光,让人感受到举世罕见的雪域壮美。
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的茶马古道,被称为“川藏商道”。茶马古道日渐繁荣,带动沿线道孚、甘孜、江达、昌都等一大批藏区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
昌都地处西藏东大门,地域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民风民俗淳朴多姿。昌都,位于亚洲几条大江大河中上游,昂曲河、扎曲河在此汇流成澜沧江。金沙江、怒江贯通境内。红拉山滇金丝猴保护区、然乌、莽措等高原湖泊,卡若新石器遗址,远古大脚兽足迹,强巴林、孜珠寺、查齐玛大殿等都令昌都人骄傲;山高谷深,三条世界级的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蜿蜒穿行,形成气象万千的峡谷地貌。
拜谒过强巴林、孜珠寺和查齐玛大殿,与讲经师和朝拜者交流过他们对宗教的信念,你就会领悟到:一个有信仰的人,是能够在宗教的他律规范中,找寻心灵归宿的自律修善者;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是能够在宗教的信念中,找寻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种族整体。深入人心的藏传佛教,使得藏民族成为现世中皈依和平和向善的民族。
昌都,是茶马古道入藏的要地,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托起昌都这个雪域高原的圣城。
只有来到昌都,你才能感受到,茶马古道对于民族交流、文明交往的意义真谛!
在雄峻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着游牧的藏民族。西藏,古为三危,汉代为羌,唐宋为吐蕃。这块土地,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西北为昆仑山脉所阻断,西南横贯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东南是念青唐古拉山,东北交叠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脉。封闭性的高原环境,困顿了伟大民族的生存,束缚了她雄鹰般的翅膀。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大业,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8世纪后半叶,赞普墀松德赞时,吐蕃扩张,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占据了青海、甘肃;南进之势,直抵川滇。
茶叶传入西藏的过程,最典型地反映了文明交流,对民族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
据藏文古史《汉藏史集》中记载:松赞干布的重孙赤都松继承王位后,把吐蕃治理得非常强盛。身体强壮,勇猛异常的赤都松突然得了病,很多医生都没治好。一天,一只鸟儿衔了根绿油油的树枝,飞落宫墙。赤都松摘了两片叶子嚼了嚼,满口清畅,病也好了许多。他派大臣到各地寻找这种能治病的药。一位大臣渡过几条很大的河,在东方找到了这种树,运回吐蕃,献给了赤都松。赤都松非常高兴地问:“这些药树叫什么名字?”大臣回答:汉人称它为“恰”,恰是茶的变音。
赤都松派大臣到中原朝拜唐皇天子,请求赐给一些瓷碗。唐皇不但赏赐了大批瓷器,还派来最好的工匠。在扎朗建立了第一个瓷窑,烧制出第一批瓷碗。这些瓷碗有三种图案,其中一种图案是鸟衔茶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从赤都松开始,茶叶和瓷器大量引进了吐蕃。
从宫廷到民间,从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喝茶成为习惯。随着藏民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藏边界到处都有茶叶贸易。唐朝在北方边境许多地方设置“茶马司”,管理交易。而南线入藏的茶马古道,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
藏民族以游牧为主,多食肉、奶、糌粑,而鲜有蔬菜。很快,维生素和粗纤维丰富的茶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藏民食用酥油茶的大量需求,使得茶叶成为汉藏贸易的主要商品。藏族民谚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鱼儿离不开水,藏人离不开茶”之说。藏民族的体质,由此得到提高。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图利破哓行。”
正是利益的驱使,千百年来,人们历尽千难万险,跋涉万水千山,披星带月,经年累月地行进在茶马古道上,为川藏人民带来生活必需的茶叶、瓷器、丝绸、布匹、盐巴、马匹、皮毛和药材,交流着汉藏两地物资和文明。
抗日战争,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国民政府曾组织了8000头牦牛和20000匹驮马,到印度运送美国支援的抗战物资。
茶马古道,见证过中华民族的生死抗敌,演绎过中华民族的悲壮节烈。
同行伙伴于西藏高原的突发不适,折断了我们西去的羽翼。带着深深的遗憾,我们打道回京。
几次欲行滇藏线,几次不意断旅程。
在我心中,总有个梦:去领略过傣家竹楼里小卜哨的仙姿妙舞,在“月光下的凤尾竹” 葫芦丝声中启程,从西双版纳到思茅,看不尽风景如画,品不完热带风情。在普洱喝普洱茶,经古国故都大理,看过联合国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古城,再游传誉人间的香格里拉,从中甸、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随茶马古道伸展,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
在我心中,总有个梦:寻求刺激和征服险恶是人类的天性,探险为人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随茶马古道穿行横断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涉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雄峻险恶的峻岭峡谷,绝壁千仞的悬崖小道,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险象环生的怒江大峡谷,举世闻名的怒江大拐弯,见识沿途兄弟民族的生活和风情,体验古道天险的挑战和刺激,感悟人生的征服和满足。
有梦最美,有梦就有未来!
只有走过茶马古道,你才有血脉相连的民族亲情感;只有走过茶马古道,你才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承载力!
多少年来,每当听到来自雪域高原的悲怆声,我就想起那永远颤动心灵的天籁之音,我就想起那永远妙曼绝世的美丽身影;我的心,与这个世界上最为追求和平向善的藏族兄弟姐妹而一同感受和哭泣。
我的藏族兄弟姐妹们,在这个人世间,我的情,永远与你们相连;我的心,永远与你们同在!
世象万千迷眼处,清茶一盏定风波养心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