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大师汪寅仙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1-09-26 00:00:00

汪寅仙

2009年2月12日,北京迎来了109天以来的第一场雨,春雨柔如绵,细如丝,滋润着大地,不免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而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大厅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千余名民间艺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施展绝技,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现场。在陶瓷展区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左手执着一把半成品的紫砂大壶,右手拿着工具正聚精会神、技艺娴熟地制作,在她的周围聚拢了观众,并为她精湛的技艺啧啧称羡,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其传承人正是这位现场演示紫砂制作技艺的老人——汪寅仙。

紫砂产于江苏宜兴,更为精确的定位是丁蜀镇。这个镇与“景德镇”并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大重镇。这里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紫砂的唯一产地,也因此而饮誉中外。

名师照亮前行路

1943年6月,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她在丁山小学读书时,有一次,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把一批紫砂工艺品,拿到学校旁边的操场上办了一个展览,一件件精美的紫砂作品,打动了她幼小的心灵。汪寅仙动情地说:“这次展览我看了以后很兴奋,因为我的家庭出身就是搞陶瓷的。但是我们家搞的陶瓷,就是一般的日用陶瓷,大缸啊什么的,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也都做过,但是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陶瓷。小时候看到紫砂做的一些小壶、瓜果等,就放在我们学校的大操场上展览的时候,我就想将来能干这行该多好啊!后来,我小学毕业后,那一年正好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徒,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去报考了这个学徒班。当时,进厂的时候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考试,每个考生给一块泥巴,让考生做成圆形、方形。一位老艺人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喜鹊登梅图》,让我们考生做一个临摹。口试时,问我为什么要来学紫砂?我说:‘从小我就听到紫砂是中华闻名的陶瓷,我是很向往的。’”后来,汪寅仙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1956年11月,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师吴云根学习紫砂陶手工成型法。1958年4月,跟蒋蓉学艺。1958年8月,被工厂聘为小辅导老师,带40名学生。当时,她认为学业未完成,在她的积极要求下,又从师于朱可心学习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她跟朱可心学习仿制国家一级文物《项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及东欧国家展出。

《项圣思桃杯》,杯高7厘米,杯口径10.5厘米,作者圣思。这件紫砂桃杯,色呈赭红,泥质温润细腻。形制剖桃之半为杯体,构思巧绝,造型完美,又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桃叶、枝蔓、果实为基座,整个杯体上塑大小老嫩桃叶14片,均以立体造型,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叶脉清晰,技艺卓绝,在古今壶艺中叹为观止。杯口外沿刻有唐诗许石昔的《醉吟》:“阆苑花前是醉乡,牛翻王母九霞觞。群山拍手嫌轻薄,谪问人间作酒狂。”中的前两句。吟诗会意,可洞察到壶艺家的胸中丘壑和创作理念。作者圣思,史籍上未见记载,其生平也无从考证。此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桃形紫砂杯。

汪寅仙回忆:“当时厂里决定仿制《项圣思桃杯》,从南京博物院借来此杯,让我师傅朱可心仿制,他当时是以管理生产技术为主的主任,接到任务后,就全身心投入,夜以继日地工作。我是被工厂选定每天跟随他身边以学、看为主的学生。那年冬天,他经常用一条长围巾双层叠起搭在肩颈上,披着一件旧棉大衣坐在床前的桌旁制作紫砂桃杯一直到深夜。在又冷又疲劳时,他就着几粒虾米或两块豆腐干喝下一盅酒,又继续干起来,我也常陪他干到深夜12点左右。他很关心我的身体,每天晚上都催我先回去休息,等我走后,他还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二三点钟才休息,有时听到鸡鸣才息手。就这样花费了4个月的工夫才完成了这件‘桃杯’的制作。朱师傅对艺术的追求、钻研的劲头,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他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鼓舞我前行的动力。通过这次跟师傅一起仿制《项圣思桃杯》,好似为我搭起了一架通向紫砂传统技艺高峰的神梯,使我受益匪浅。朱可心师傅在做花货方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拜他为师后主要是按照他的特长,来学习他的门类。我的创作题材与制作手法深受朱师傅影响。”

紫砂造型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花货应算是一个大类,而且它的起源发展与紫砂史同步。从宜兴羊角山古窑址所发掘的紫砂残片资料看,始于北宋中期的壶嘴上就有捏塑的兽头作装饰,因此,紫砂花货先是由圆雕捏塑开始。明代,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紫砂作品是《供春壶》——花货(大多取材于自然,来自生活,如松、竹、梅、树藤、瓜果等,经取舍提炼、夸张变化,使它别具生趣,在壶体上堆雕捏塑各种花枝、叶果等,形象要生动传神,布置要合理得体,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使源于生活的东西,高于生活,象征性的作品追求完美逼真),这是一件历史发展中的最好见证。《供春壶》的设计制作是将银杏树的瘿节捏塑成整个壶型,七凹八凸的树皮,生动别致,表面呈现丰富的指纹,妙趣天成,也有手工艺精致之趣,整个壶形、壶嘴、壶把就像自然生长的枝梗,舒展自如。因此,前人称颂这把壶为“脱尽人巧殊众工,神工鬼斧难雷同”的塑器艺术珍品。作为最早留名的紫砂艺人,“供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把紫砂壶这一生活用品提升到艺术高度的人。

汪寅仙

2009年2月12日,北京迎来了109天以来的第一场雨,春雨柔如绵,细如丝,滋润着大地,不免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而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大厅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千余名民间艺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施展绝技,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现场。在陶瓷展区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左手执着一把半成品的紫砂大壶,右手拿着工具正聚精会神、技艺娴熟地制作,在她的周围聚拢了观众,并为她精湛的技艺啧啧称羡,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其传承人正是这位现场演示紫砂制作技艺的老人——汪寅仙。

紫砂产于江苏宜兴,更为精确的定位是丁蜀镇。这个镇与“景德镇”并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两大重镇。这里凭借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紫砂的唯一产地,也因此而饮誉中外。

名师照亮前行路

1943年6月,汪寅仙出生于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她在丁山小学读书时,有一次,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把一批紫砂工艺品,拿到学校旁边的操场上办了一个展览,一件件精美的紫砂作品,打动了她幼小的心灵。汪寅仙动情地说:“这次展览我看了以后很兴奋,因为我的家庭出身就是搞陶瓷的。但是我们家搞的陶瓷,就是一般的日用陶瓷,大缸啊什么的,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也都做过,但是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陶瓷。小时候看到紫砂做的一些小茶壶、瓜果等,就放在我们学校的大操场上展览的时候,我就想将来能干这行该多好啊!后来,我小学毕业后,那一年正好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徒,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去报考了这个学徒班。当时,进厂的时候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考试,每个考生给一块泥巴,让考生做成圆形、方形。一位老艺人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喜鹊登梅图》,让我们考生做一个临摹。口试时,问我为什么要来学紫砂?我说:‘从小我就听到紫砂是中华闻名的陶瓷,我是很向往的。’”后来,汪寅仙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1956年11月,汪寅仙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师吴云根学习紫砂陶手工成型法。1958年4月,跟蒋蓉学艺。1958年8月,被工厂聘为小辅导老师,带40名学生。当时,她认为学业未完成,在她的积极要求下,又从师于朱可心学习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1959年,她跟朱可心学习仿制国家一级文物《项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随文化部艺术交流展送往当时的苏联及东欧国家展出。

《项圣思桃杯》,杯高7厘米,杯口径10.5厘米,作者圣思。这件紫砂桃杯,色呈赭红,泥质温润细腻。形制剖桃之半为杯体,构思巧绝,造型完美,又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桃叶、枝蔓、果实为基座,整个杯体上塑大小老嫩桃叶14片,均以立体造型,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叶脉清晰,技艺卓绝,在古今壶艺中叹为观止。杯口外沿刻有唐诗许石昔的《醉吟》:“阆苑花前是醉乡,牛翻王母九霞觞。群山拍手嫌轻薄,谪问人间作酒狂。”中的前两句。吟诗会意,可洞察到壶艺家的胸中丘壑和创作理念。作者圣思,史籍上未见记载,其生平也无从考证。此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桃形紫砂杯。

汪寅仙回忆:“当时厂里决定仿制《项圣思桃杯》,从南京博物院借来此杯,让我师傅朱可心仿制,他当时是以管理生产技术为主的主任,接到任务后,就全身心投入,夜以继日地工作。我是被工厂选定每天跟随他身边以学、看为主的学生。那年冬天,他经常用一条长围巾双层叠起搭在肩颈上,披着一件旧棉大衣坐在床前的桌旁制作紫砂桃杯一直到深夜。在又冷又疲劳时,他就着几粒虾米或两块豆腐干喝下一盅酒,又继续干起来,我也常陪他干到深夜12点左右。他很关心我的身体,每天晚上都催我先回去休息,等我走后,他还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二三点钟才休息,有时听到鸡鸣才息手。就这样花费了4个月的工夫才完成了这件‘桃杯’的制作。朱师傅对艺术的追求、钻研的劲头,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他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鼓舞我前行的动力。通过这次跟师傅一起仿制《项圣思桃杯》,好似为我搭起了一架通向紫砂传统技艺高峰的神梯,使我受益匪浅。朱可心师傅在做花货方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拜他为师后主要是按照他的特长,来学习他的门类。我的创作题材与制作手法深受朱师傅影响。”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