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茶器珍宝
发布时间:2014-05-02 00:00:00
发布时间:2014-05-02 00:00:00
据出土的《献物账》碑载,供奉茶具为:“笼子一枚 ,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一副,重十三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琉璃钵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等。另外还有长柄银勺子、银则、弧形银方盒、圆座银盐台,无疑都属于茶器。还有秘色瓷器中的碟子、琉璃器中的盘子,都可视为唐代饮茶过程中的器具。唐代6次迎佛骨活动,都与法门寺有关,是当时规模最为宏大的佛事活动。最后一次迎佛骨活动,历经两朝,由皇帝及其大臣供奉了大量的珍宝重器。“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以求得“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政治目的。尊崇佛教的唐僖宗,还把自己一整套茶道用具,用来供奉于佛祖真身。这套茶具价值连城,揭示出了文仕茶道在宫廷庄严的宗教场合下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对于这样的大事记,历史从前未能记载,《茶经》中未能展现,法门寺这样完整成套的茶具出土,吸引来众多的专家学者来探求它、论断它,以便诠释它绵延千载的社会文化背景。
唐代是国人至今引以为自豪的一个重要朝代,国力强大,文明开放。中国的茶叶,在当时的长安城里就是沿着古丝绸之路销往世界诸国。国泰民安,皇帝重饮茶,茶肆遍天下,茶道自然形成与创立,开启了茶艺之先河。唐朝饮茶传播与佛教提倡饮茶有密切的亲系。人常说:天下名山僧点尽,高山云雾出好茶。但法门寺位于关中西部渭北高原上,这里并不出产茶叶。但自从东汉末年法门寺创建后,当时原名阿育王寺,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和古代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寺院面积3000多亩,僧侣云游大增,多则达到数万人,香火旺盛不绝。江南的名茶就自然流通到这丝绸之路上的“旱码头”所在地,僧侣们作禅品茗,消除睡意,专心念经,则达到了心中有佛,观看万物皆是佛的境界。可以这么说,在中唐时期,法门古刹就是展示和交易陕西“山南茶”与江南名茶的一个重要驿站。法门寺博物馆还曾在深圳举行了一场还原唐风茶礼的茶席,由香港茶艺协会会长叶荣枝主理了这场唐风茶礼,复原了法门寺盛唐宫廷茶艺的全过程,从煮茶、敬茶、茶乐,都是有道可循的,深受茶人青睐。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鎏金茶具是金属茶具中的稀世珍宝。到了明代,陶瓷茶具开始兴起,金属茶具逐渐减少,尤其是铁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汤变色,茶味走样,鲜少有人使用,惟有金属锡制茶器,密封性和防潮性都比较好,至今仍为家庭或茶艺馆最好的贮茶器。因此,从唐、宋、明代的饮茶方式不断演变,茶器具表现出来由繁至简趋势,都更适宜于大多数喝茶人,但无比华贵的金银茶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茶业经济强大国盛的一面。
许多外国友人说:来中国不来西安,等于没有来过中国;来西安观看秦始皇兵马俑是在观赏其阵势,到法门寺则是观瞻文化现象。法门寺文化是包罗万象而丰富多彩的,其中唐代宫廷茶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着宫廷茶具,不断会有新观点、新史料、新问题和新课题提出来,真是一本读不完、看不够的无字《茶经》,亟待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取得新发现和新突破。
茶煮一壶香,话谈千古事。从法门寺宫廷茶器之风格来透视,茶的作用是致清导和,饮茶不仅是唐人以及儒释道人的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其三教融合,更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上一篇 : 何为竹木茶具?
下一篇 : 清凉一夏,让茶台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