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推动雅茶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1-08-05 00:00:00

近几年接触洪雅特别是洪雅茶叶比较多,我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这里的人们既淳朴而又富有创新精神,创新中透露出科学思辨的气质。换句话说,洪雅人从领导到老百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都已着人先鞭。

此话并非“赶时髦”、“拍马屁”。事实上,在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从头到尾无不强烈地折射出科学发展观的光芒。

发展是第一要务。洪雅人并没有躺在北纬三十度的地利、祖辈积累起来的生态和那点茶园上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而是居安思危、创新进取。当很多地方还在为致富之路东张西望、还在刨地栽秧种苗做规模的时候,洪雅人已在实践如何生态、绿色、有机,如何把产业富民与保护自然生态和谐统筹,如何突破传统茶业发展的框框研发别人没有的新产品,如何将雅茶做大、做强、做优,开始第二次创业,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洪雅一个是一县之域的以人为本,产业发展首先以助农增收为出发点,着力解决老百姓进入新农村的经济支撑问题,所采取的推进措施总是站在农民的角度、尊重农民的产业主体地位。官方的要求符合民众的愿望,产业才能快速发展。另一个是全社会的以人为本,要给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茶饮。有了无公害品牌,还要继续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更高目标扩展。有了品位不错、销路不错的传统茶叶,又先人一步,从茶叶中提取人类健康生活元素,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茶叶消费需求,这无疑是更大的以人为本,更加彰显一方产业群体的社会道义和创新精神。

发展要尊重科学规律。在传统茶产业发展思维上突围,准确地审视与把握市场状态,理性地规避与“竹叶青”、“碧螺春”们进行毫无意义的同质化竞争。即使在现代茶叶深加工的选择上也有一个突围,把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综合效益大的关键技术引入产业,这一举措无疑是雅茶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引进尚林生物,洪雅可能不仅仅是看重她的投资实力,看重她“种—产—学—研—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更大的动机可能还在于她掌握着国际领先水平的茶叶深加工成套技术。把洪雅丰富的茶叶原料资源交给她,不仅能够萃取出天然的、具有特殊药理功能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还给通常滞销的夏秋茶找了一条出路,而且深加工留下的茶渣还可制造成有机肥,实现茶叶资源开发从传统的廉价型向现代的高效型转化。尊重科学,真诚信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洪雅人在领悟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上确实有不同寻常的心得。

雅茶步入一个崭新时代,且会越走越远,实属必然。(以上作者龚正礼。作者为农学博士,茶学专家,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国家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北纬三十度上有雅茶

洪雅,天生就是一方出产优质茶叶的风水宝地。

幅员面积18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65.8%的“西部绿海明珠”——洪雅,地处东经103°22"、北纬29°55"。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多雾大,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空气湿润,种茶历史已有1200多年。早在明清时期,雅茶产量已居“蜀中之冠”。新中国成立后,洪雅曾被列为四川12个边茶生产重点县和两个炒青绿茶收购样品制作县之一。

北纬29°55"!或许正是某种惊人的巧合,洪雅天生与地球神奇的北纬30°有着不解之缘。众所周知,在地球北纬30°及其正负1°的纬度带上,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海沟马利亚纳海沟,美国密西西比河、埃及尼罗河、伊拉克幼发拉底河、中国黄河等世界著名河流的入海口。而在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中国,北纬30°沿线更是一条幅员广阔的优质茶叶生产带,公认的中国十大传统名茶——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祁阳红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等,无不出产于这一区域之内。

从洪雅县农业局年初报告所提供的几组统计数据中,我们已能感知雅茶发展的“洪雅速度”。

——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迅猛扩大。目前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6.35万亩,比2001年扩大8.95万亩,增长1.2倍。茶叶产量达到1.03万吨,比2001年增加了8250吨,年均增长25.9%。全县15个乡镇全部产茶,全县总人口约三分之一的人在搞茶。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已达30个;万亩茶乡已有7个,其中汉王、中山等乡镇茶园更是超过2万亩。

——现代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与茶叶深加工凸显强势。在大力发展良种茶园的同时,加速开展茶园低改、品改,使无性系良种化率达86%。新技术、新工艺和机械化正大量应用到栽培、修剪、采摘、加工等环节。16万亩茶园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建成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2272亩;开发出了4个无公害茶产品、2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茶产品;茶叶产品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6.4%。尚林生物、雅雨露茶业、雅自天成茶业、屏羌农产品等茶叶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企业订单生产基地已具较大规模。

——茶业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全县茶叶收入实现2.68亿元,占全县种植业收入的38%,同时带动茶园乡村旅游等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而7年前全县茶叶收入只有55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887.4元,年人均茶叶纯收入达514.7元……

一直以来,洪雅县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十分珍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生态地利优势的保护和利用上竭力固守、竭尽智慧,对茶叶种植业也是情有独钟、发展不懈。特别是自2005年夏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特色效益农业五大拳头产品、各区县纷纷因地制宜培育自身特色优势产品以来,洪雅县把“生态县建设”与“产业富民”两大战略融会贯通,通过一村一品发展,全县茶园从上世纪末5万余亩迅速扩大到今天的16万余亩,跻身川西名优绿茶11个核心优势产区行列,成为四川省农业特色效益产业(茶叶)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与近邻的峨眉山、名山并列四川十大茶叶基地县前三位。

雅茶突围的第一拐点

今日雅茶产业渐入佳境,但人们至今对2006年冬那场“洪雅茶叶何处去”的论争依然记忆犹新。县农业局长侯天全告诉记者,“那应该是洪雅茶叶发展史上一个最为关键的拐点!”

面对竞争加剧、内需乏力、出口下滑的局势,有人认为洪雅再把

洪山雅水间的茶园革命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洪雅茶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基地上规模、质量上档次、深加工水平国内领先的完整产业链。

茶叶加工转型升级:年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茶叶新品开发曙光初露

茶叶加工,是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龙头,是茶业转型升级行动的关键环节,是茶叶质量品牌创建的中流砥柱。

这些年,洪雅县委、县政府对茶叶加工企业的重视、扶持与引导可谓竭尽所能。他们把扶持龙头加工企业作为解决茶叶产业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和抓手,出台一系列关于企业用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实施产品升级和技改创新。目前,全县已拥有茶叶精制厂4家、初制厂500余家,其中,完成清洁化改造的茶厂4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全县茶叶年加工销售能力达到1.6万吨以上。特别是致力于茶叶深加工的高科技企业——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洪雅以来,抓紧研制生产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等高科技产品,为雅茶加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种植基地转型升级:良种良法、绿色防控、循环农业,为尽可能多地创造无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