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茶文化 感受不同的茶风俗

发布时间:2013-12-18 00:00:00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所产的茶叶不同,地域性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饮茶习俗也大有不同。藏族的酥油、蒙古族的奶茶、维吾尔族的香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盐巴茶、僳僳族的雷响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等,不胜枚举。就是汉族地区,也有各式茶俗和不同的冲泡方式。从茶艺表演角度来看,除了上面介绍的工夫茶、绿茶红茶、花茶等形式外,还有融入地方特色的茶艺表演,如擂茶、新娘茶及各地的茶礼表演等。在这些茶艺表演中,归属于徽州文化的婺源茶道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  (一)农家茶​农家茶是由民间乡里的饮茶习俗演绎而成,在婺源几乎家家种茶,人人饮茶,劳动时要带茶,家里来客人要敬茶,农家的姑娘人人能泡出一壶壶好茶。农家的茶,讲究茶的好喝,不过分追求茶具的优劣,体现了农家的质朴与真诚。​农家茶表演用的茶具为青花瓷壶、青花瓷碗、烧水用的铜壶,简单而朴实。表演用茶为“婺绿”。表演用水为溪漳山泉。表演者是三位衣着蓝白花衣花裤,头戴蓝白花头巾的农家女孩,随着欢快的乐曲来到茶桌前,摆好茶具,主泡的姑娘净手,然后用温水洗涤壶碗,一切准备停当,开始投茶。投茶时不似其他茶艺表演那样用茶匙拨入或用茶则投入,而是由主泡直接用手从茶叶罐中抓取茶叶,投放壶中。取铜壶中的水注入瓷壶少许,是为洗茶。洗茶水迅速倒出,再提壶高冲,冲泡时,宛若蜻蜓点水,快而不乱,轻盈欢快。壶中的茶片刻之间泡好。三个姑娘忙着将茶分入各碗,分茶时讲究每碗的汤色要均匀,浓淡要一致,因此,采用循环斟入法,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依次进行。茶奉至来宾手中后,姑娘们又忙着向来宾分送佐茶的花生、红枣等农家特产。农家姑娘热情大方,一股纯朴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来宾仿佛是置身子婺源的农家小院,享受着客来敬茶的真诚款待。​  农家茶的表演程式主要分为:1.备具 2.备茶 3.赏茶 4.荡瓯 5.投茶 6.冲泡 7.分茶 8.敬茶 9.品茶 10.收茶具​
​ (二)文士茶​文士茶是依据文人雅士的饮茶习惯整理而成,风格以静雅为主。插花、挂画、点茶、焚香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文人品茶更重于品,山青水秀之处、庭院深深之所,清风明月之时,雪落红梅之日,都是他们静心品茶的佳时佳境,文人品茶不为解渴,更多的是在内心深处寻求一片静谧。​文士茶的表演正是反映了文人饮茶的清雅。所用的茶具为青花梧桐滗盂、汤瓯、泥壶。茶叶为“婺绿茗眉”、“灵岩剑峰”。水为廖公泉或廉泉之水。伴着悠然的丝竹之声,身着罗裙的表演者款步上台,温文尔雅,端庄大方,就像是一位女才子。摆好茶具,开始焚香,拜祭茶圣陆羽。然后净手、涤器、拭器,目口用白绢轻轻拭擦茶盏。接下来备茶\洗茶,冲泡时,采用高冲法,加之柔美的“凤凰三点头”,茶只注七成满。奉茶之后,先要闻香、观色,然后才慢啜细品。将文人雅士追求高雅、不流于俗套的意境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文士茶的表演程序为:1.备具 2.焚香 3.盥手 4.备茶 5.赏茶 6.涤器 7.置茶 8.投茶 9.洗茶 10.冲泡 11.献茗 12.受茗 13.闻香 14.观色 15.品味 16.上水 17.二巡茶 18.收茶具​
​  (三)富室茶​  富室茶展现的是旧时富贵人家的饮茶习俗。与农家茶的清纯质朴、文士茶的雅致飘逸不同,富室茶以华贵排场为特色。富室茶表演所用茶具为粉彩滗盂、汤瓯、锡壶,所用茶品为“婺源墨菊茶”,婺源墨菊茶是用丝线将茶叶扎成菊花状,一经冲泡,尤如一朵盛开的菊花,在水中绽放。所用的水为活泉之水。表演者的服饰也体现着主人的身份,古典的旗袍,高雅而华贵,表演者仿佛是一位久居深闺的大家闺秀,一举手,一投足,气度雍容不凡。​  表演者轻移莲步,缓缓上台,依旧是备器、备茶、赏茶、涤器、投茶等一系列的动作,只是在表演节奏与表演气质上与文士茶及农家茶有诸多不同,诸如在冲泡手法上,文士茶采用“凤凰三点头”,以示高洁淡雅;农家茶是“蜻蜓点水”,表现农家女的天真与欢乐;而富室茶则是“燕子衔泥”,慢而不断,显示了大家闺秀的优雅。奉茶时,农家茶中农家女的举案齐眉,带有一丝羞涩;文士茶中女才子的恭敬,充盈着谦和;富室茶的相敬如宾,带着浓重的礼教色彩,长幼有序,尊卑有序。​  富室茶表演程序:1.备具 2.备茶 3.赏茶 4.涤器 5.投茶 6。温润 7.冲泡 8.敬茶 9.受茶 10.品茶 11.收茶具​
​  (四)白族三道茶​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种茶文化,原是南昭、大理国时期国王宴请将军大臣的礼待,后来配方流入民间,形成民间待客的一种方式。早在南诏时期(公元649年至902年)即作为招待各国使臣的宫廷茶点,是对宾客的最高待遇。明末,《徐霞客游记》中记有“一清、二甜、三蜜茶”的记载,可见“三道茶”的品饮方法在白族地区很早就有流行。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  (五)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为好。器,能容水3 ̄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 (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二)孟臣淋霖(三)乌龙入宫(四)悬壶高冲(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六)熏洗仙颜(七)若琛出浴(八)玉液回壶(九)游山玩水(十)关公巡城(十一)韩信点兵(十二)敬奉香茗(十三)品香审韵(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十五)若琛复浴(十六)重酌妙香(十七)再识醇韵(十八)三斟流霞(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