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雪芽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4-03-12 00:00:00
发布时间:2014-03-12 00:00:00
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罪恶的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山村里处处闻凄哭,山坡上日日添新坟,蓝姑那颗善良的心在流血。
一天夜里,蓝姑在睡梦中,见到南极仙翁。仙翁发话:“蓝姑,在你栖身的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你赶快去采给乡亲们吧!”蓝姑一觉醒来,一骨碌起床,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顶上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她急于找到那株茶树,一切都顾不得。突然,她发现榛莽之中有一株与众不同、婷婷玉立的小树,眼睛一亮:“啊!是茶树!是茶树!”遵照仙翁的嘱咐,她迫不及待地将树上的绿叶采下来,装进揽身裙兜。当采满一兜后,她回过头,惊奇地发现,树上又长出了新叶--原来这是仙翁赐的仙树啊!
为了普救穷苦的农家孩子,蓝姑拼命地采茶、晒茶,然后把茶叶送到每个山村,教乡亲们如何泡茶给出麻疹的孩子们喝,终于战胜了麻疹恶魔。岁去年复,秋归春回,蓝姑从没有停过对穷人的帮助,晚年遇仙人指点,于农历七月七日羽化升天,人们怀念她,尊之为太姥娘娘。蓝姑得道成仙了,依然一颗心挂念着父老乡亲,每年七月七,都要回来,站在仙桥上看望他们。每次见到乡亲们还是那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模样,回到天上,就大哭一场。
有一回,被南极仙翁撞见。仙翁问她因何啼哭,她如实以告:“我不能给乡亲们一点帮助,心里难受啊!”仙翁笑道:“仙姑差矣!天下之大,众生芸芸,连玉皇大帝、观 音菩萨都不能普救,你有多大能耐?”仙姑说:“话虽如此,可我毕竟是那一方水土养大的。”仙翁点头称是:“其实你完全可以让乡亲过得好一点,你还记得那株茶树吗?它的好处多着哩,不仅仅能治麻疹,更有祛病强身,生津壮神的功能。你瞧我,人称老寿星,就是因为我长年喝这种茶。你回去教乡亲们,把树枝剪下扦插,待树枝长成树了,再剪下,再插,如此反复不已,太姥山周围便都种上茶,茶可卖钱,种多了不就富起来了?”仙姑听了破啼为笑,容颜大展。再说太姥山中的竹栏头村,有个姓陈名焕的年轻人。他家上有年老多病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全靠他夫妇上山砍柴维持。
一天,夫妻俩砍柴时,妻子不慎崴了左脚踝,陈焕背起妻子,走进鸿雪洞。他想,人说上山求太姥,下海求妈祖,我干吗不向太姥娘娘为乡亲们讨个生计呢?于是,夫妻俩舀起丹井的水,净手上香,膜拜在娘娘像前,他们又饿又累,不知不觉间睡着了。太姥娘娘见到这一对年轻夫妇很高兴,就将种茶的密秘传授给他们。陈焕夫妇得了娘娘的秘传后,不但自己种茶,还教四周的乡亲一起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农民们因茶而增收,茶商们更是因茶而发财。
太姥山的茶因为品质上乘,很快名播四海。茶商们觉得好茶应该有个好名,便邀请了几个文人共同商议。他们一边品啜着香茗,一边把玩着茶叶--细长尖尾,分明是一条绿色的雀舌;一身雪茸,又分明是一根洁白的银针。那么,就叫雀舌?或叫银针?但雀舌有其形而无其色,而银针突出了白却少了绿。有个文人提议,叫“绿雪芽”。大家细细品味,愈品愈觉得妙极了。
于是,一个独特的茶品牌就这样诞生了。清朝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载“福宁府(闽东旧称)茶区有太姥绿雪芽。”可见绿雪芽在清之前就已出名了。风霜雨雪不知年,太姥山鸿雪洞顶那株茶祖绿雪芽至今仍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与武夷山的大红袍齐名,成为茶中极品。
上一篇 : 茶俗在古代生活中的影响
下一篇 : 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先甜后咸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