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茶是自然的恩惠(图)

发布时间:2010-02-05 00:00:00

书法家欧阳中石

听欧阳老师讲过文化、讲过教育、讲过书法、讲过戏曲,喜欢坐在这位老师面前,安静地听他慢条斯理讲某个问题,欧阳老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高度不是平常人能够企及的。说到称谓和定位,尽管欧阳老师在书法、国学、京剧、逻辑学等方面都是“大师级”的,但他却给了自己无“家”可归的定义,他说,想来想去最确切的,自己还就是个教书匠。

慎谈“第一”

第一次听欧阳老师提到,是在谈关于“第一”的问题。有个地方出产茶叶,那地方的人就说自己的茶叶是“江北第一茶”。欧阳老师说,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愿意当“第一”呢?这个茶叶在江北是“第一”,那到江南该第几呢,放到全国又是个什么样的位置呢?他告诉我们做什么都要谦虚一些低调一些,做茶叶茶文化更是这样,吹嘘自己是第一的,很快就会有超过你、比你高的。谦虚低调是欧阳老师的一贯作风,在一次奇石的展览会上,欧阳老师拿自己调侃,用“中石”的隐意做了一首可爱的小诗:不奇不丑是平常,忝列其中已勉强。愿乞娲皇能谅我,只堪随后望尘香。

喝茶宜思

尽管欧阳老师现在不常喝茶,谈起茶却饶有兴致。谈茶时,欧阳老师说了那个茶人都知道的“茶寿”的说法,但他却是在日本听说的,叫做“米年”、“茶年”。把米字拆开来写是“八十八”,这就是“米年”;茶呢是一十、二十,八十八,有两个解释,二十加上八十八是一百零八,再一个就是二乘以八十八,那就是一百七十六了。从这个字面的拆解,欧阳老师谈到了人们喝茶的原因:“喝茶是因为嘴里需要味道呀,纯粹的白水没有味道,人总希望有点味道在嘴里面,喝点茶可以在生活中有些调剂。文人生活的圈子里面,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喝茶,有时候就把它俩弄到一块儿,‘寒夜客来茶当酒’,茶都能代替酒这很有情趣。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喝点茶,嘴里增加一点苦涩,就容易想问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给你两天时间,别的什么事儿都没有,让你好好想去,其实不如趁现在就给你十分钟,给你杯茶,你这十分钟想的也比得上那两天想的。思考这个东西不能用面积来衡量,也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冥思苦想就是那么一刹那之间的事儿。喝茶,从这个角度讲和吸烟一样,喝一点好像时间就慢了,就可以思索得更深了。”

自然恩惠

欧阳老师说:“茶偏偏有各种茶,你喝起来,有的是尝,有的是品。尝是不知道没喝过的我试一试,品是仔细体味体味。我慢慢地享受它这是品,我试试能不能享受它这是尝。各种茶一变化就想尝一尝,尝得好了以后,就想常喝它常来品它。因为品茶不会耽误你时间,它会促使你思维集中。”

欧阳老师说,我们中国人在饮茶、品茶、尝茶这方面的研究上有很多年了,“陆羽早就写了《茶经》,当然了不起,也说明我们地方大,各地都有产品。过去讲茶都是安徽茶,后来发现江浙的茶好,四川也有茶、庐山也有茶。我们山东以前都要去南面贩茶,后来发现日照有茶,青岛也有茶,也都很好。人周围的生物中,有一种是植物,植物里面它的叶可以用,它的精华在它的花和叶上,这部分叶可以做饮料,很了不起,物尽其用,发挥它最高的效能,人也得到享受。这是自然给我们一种恩惠。我是赞成人们和自然生活在一起,要尽可能地适应这种自然,我们能适应它了,它也就能为我们做事了。如果我们都能喝点茶,虽然有的苦点,没关系。有了这种叶子,我们就有了喝茶的资料,水也就变得有了内容,我们也就更亲近了自然,并得到了它的恩惠。这是互相之间的关系,这样多好。”

欧阳中石,汉族,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书法学习先后从师于武岩法师、吴玉如。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