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人郭柏苍
发布时间:2010-02-05 00:00:00
发布时间:2010-02-05 00:00:00
郭柏苍(1815-1890)是清道光年间一位杰出的学人,他在《闽产录异》中对闽省茶叶的情况有详细记录。郭柏苍做过县学训导、内阁中书主事等,被人评为“识见恢廓,时有新议论餍人听闻”。难得的是他身虽为官,却不慕功名禄仕,专心于实用的学问;凡是有利于乡人宗族的事情,他一定做长久的规划打算,而且做得完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曾和人在福州乌石山等地修建学校,并在西湖兴修纲祠堂。光绪三年(1877年)福州水灾,为减轻省城的水患,他还亲自带人疏浚怀安、洪塘、濂溥诸江。
郭柏苍还是一个掌故专家,闽中名胜、里巷人物、珍奇海错等等,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他一生著述丰富,《福建通志》记其有丛书三十六卷,已刊刻的有《乌石山志》十卷,《竹间十日话》六卷,《七月漫录》二卷,《闽产录异》、《海错百一录》等。
《闽产录异》作为全面记述福建省地方自然资源及特产的笔记,是清代研究福建地方物产较详备的著作,向来得到很高的赞誉,其中对于闽省茶叶的情况搜集十分详细,茶叶项下便分了水仙、岩片、白毫、半山、罗汉等二十二种,对工夫茶的冲制等都有具体说明,又讲及福建省茶叶与外国的交易,且遍搜方志,记录了许多有价值的茶史资料,如“芳茗原”、“方山露芽”和“郑宅茶”的来历等。郭氏为文严谨,自称“苍之所录,不臆断,不求文,书成分类,以便探讨”,他对于茶事的记录,可作为研究福建省清代茶情的重要资料。
郭柏苍居住芝城十年,对武夷茶情特别熟悉,他指出武夷山上寺僧多数是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定泉州人为茶师。”采茶盛况空前,“清明前,谷雨后,江右采茶者万余人。手掩茶柯,拉叶入篮筐中。茶师分粗细焙之,最细为‘奇种’,即‘刺天第一枪’也。其二旗者为‘名种’,为‘小种’。稍粗者为‘次香’、为‘花香’。‘花香’者,夹栀子花入焙也。……最粗之茶,统为‘岩片’。”在《闽产录异》中,工夫茶有了具体的定义:“又有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关于工夫茶的品饮,也明确指出“瓿仅一二两”,即小如香椽者。
郭柏苍认为武夷茶的特色在于它是温性的。郭柏苍也很注意贮茶之法,认为贮茶一忌湿气,次忌共置,三忌大器。要注意不要将新茶和陈茶杂放在一处,不然,茶叶颜色会变红,味道变老而香气衰减。郭柏苍提到的用可容一二两装的小瓮在清代福建省也是民间普遍用来贮茶的容器,这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篇 : 一代紫砂巨匠吴云根
下一篇 : 台商李瑞河:“茶王”家业两岸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