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茶评师骆少君:惠及世界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2011-03-18 00:00:00
发布时间:2011-03-18 00:00:00
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是中国人的骄傲
记者:我们知道茶的发现和引用是从茶的药用价值开始的———“神农氏中七十二毒后得茶而解之”,直到今天,我们饮茶依然看重其特有的保健功能,茶在这方面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骆少君: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叶不但解毒还具多种功效。世界上最早的茶专着陆羽的《茶经》全面论述了茶的功效:“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茶在古时即被称为“万病之药”,尤其是到了当代,营养不均衡、辐射、环境受污染及压力倍增等因素导致许多现代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癌症及心理障碍等,茶对此都有一定疗效和预防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对人体的药理功能主要是因为茶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目前已发现的有数以百计,人们饮茶之后,这些有效成分也随之被人体所吸收,从而给人们身体带来益处。这方面的介绍已有很多。可以说,茶是一种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无愧于“21世纪的理想饮料”的称号。
记者:千百年来,人们在茶事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已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骆少君:有的专家把茶文化分为易于把握的四个方面,一是物态文化,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分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茶室等物品和建筑物。二是制度文化———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政治、经济相联的行为规范和措施。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自宋至清,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等。三是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四是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无茶不商,无茶不华,无茶不祥,中国茶文化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从物态到精神的结合体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特殊创造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象征
记者: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骆少君:广义的茶文化由上述四个方面组成,但是前两个方面分别形成了茶叶科学(简称茶学)和茶经济(史)学科,第三第四方面最能体现茶文化的内涵。其中心态文化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从药用转向日常饮用,并立足于长江流域而向北方普及。茶之形成文化,应归功于唐代陆羽。陆羽花费了28年时间着成了《茶经》,它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茶文化的正式诞生。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记者:日本的茶道很出名,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那么我国的茶道、茶德讲究的是什么?其精神内涵应该怎样理解?
骆少君:是的,日本茶道入佛教,流派众多,形成了烹茶、品茶一套很严格的规矩和要求,体现“和、敬、清、寂”的精神境界。在我国,虽然长时期以来没有明确的茶道概念,但在实践中,饮茶者无不把精神追求和价值评判贯穿于茶事之中。如《茶经》把饮茶作为 “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重要环节。近代,著名茶人中国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提出的“中国茶德”,讲究“廉、美、和、敬”,总结出中国茶道的精神和内涵,可谓见仁见智。
记者:现在我们更多见到的是“茶艺”这个词,如“茶艺师”这个职业,各种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关茶艺的各种茶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那么,何为“茶艺”?茶艺和茶道有何不同?
骆少君: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台湾的茶人正式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3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所接受,发展很快。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不但让我们喝到一杯好茶,而且一系列的程序如表演还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情趣境界。可以说,茶艺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中有道,道中有艺,形成了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中国古代的茶艺自唐宋而明清,日渐成熟、完善,与之无法分割的中国茶道也日益融于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中,显示出内敛而不张扬的个性。
记者:现在很多人包括国人和外国人,十分热爱和重视中国茶道和茶文化,并想以茶道作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那么,茶道、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骆少君:历史悠久、形式完美、内涵厚重的中国茶文化.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从物态到精神的结合体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特殊创造和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所要达到的便是一种和谐,一种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及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有机和谐。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茶得到讲求和谐的中国国民的特别喜爱,在这种文化思想和环境下形成的中国茶文化,反过来成为这种文化的最生动体现和实现这种文化追求的途径,而讲求和谐也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明白了这一点,茶在中国人传统习俗、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的地位就不足为奇了。比如茶是礼———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茶是情,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茶是媒,许多地区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茶禅一味”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中国古代的文士和茶最有不解之缘,嗜茶雅兴,成为中国茶俗、茶艺中最有韵味的一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七种修养,属知识分子追求的至高境界,其中有茶;在中国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开门七件事,其中也有茶。茶在两种文化层面里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唯一的,因此也是不可替代的。
记者:您能不能让我们对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骆少君:翻开历史的每个篇章,数千年来,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感觉到茶的强烈脉动,茶与我们这古老的文明大国的历史进程紧紧相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茶业是各王朝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之一。茶税、贡茶、榷茶、茶马互市与历代财政、国防、文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关节”。茶同时也是中国从内闭的封建王朝破壳而出、萌发资本主义及时尚潮流的先驱之一,历史上最早、影响最大的商派如晋商、滇商、川商、徽商等几乎都曾有过以茶为业的辉煌经历。从明代直至20世纪40年代之前,茶叶一直是各类出口商品的第一位,占出口总额的主要份额。可以说,无茶不商,无茶不华。而每到盛世太平的朝代,茶总是以热闹非凡的角色登场:斗茶、比茶、写茶……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体现———无茶不祥(祥和),特别是我们这一国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汉族百姓,还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少数民族,都因茶而安详。由于茶的保健性及其难以数尽的文化内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茶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我国茶树种植资源雄厚,茶区地域辽阔,茶类齐全,名茶品目丰富多彩,在对外交流上,茶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茶叶商贸、宗教与茶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国把种茶、制茶及饮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茶因此被称为文化大使。中国茶道在走向海外的历程中,对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中国茶文化传播于日本,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经成为中日两国专家学者的共识。而茶道对日本国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茶文化的范畴,而是深入到了日本人的思想深处,成了他们为人处世原则、陶冶性情的方式。
现代人可以以适合自己的茶道方式养生,当煮茶品茶成为一种习惯,闲适、自然、诗意的心境就会油然而生
记者:对于现代人来说,纷繁复杂的社会让许多人感觉压力倍增,烦恼增多;刚才您讲到了茶道,此时如果静下来品一杯茶,也许会让我们心境变得更好一些,这也许是当代人更需要茶的原因吧?
骆少君:是的,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十项对现代人尤为需要。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那么品茶、茶艺、茶道可以作为科学养生的重要手段。作为我们一般人来说,喝茶也许没有那么多“茶艺”讲究,但即使这样,通过煮茶品茶同样可以平和人的心情,使精神得到放松,心灵处于一种安详的状态,或成为一种入静的手段,或成为一家人、朋友间融洽交流的重要方式。也许,达到这二点已经够了,但如果这种状态成为一种习惯,那种清新、淡雅、闲适、悠然,自然的心境会油然而生,让人更睿智地领悟人与事,走进品茗审美、诗意人生的境界。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感受到沏茶、观赏茶色、品茶饮茶是一种由技术而艺术、由艺术而晋至一种境界的奇妙历程。
我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茶叶大观园”,参与国际茶业市场竞争,让中国茶文化惠及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主产国,也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之一,而当前茶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已经跻身于世界三大饮料行业,所以如何发展茶经济、参与国内外茶市场的竞争、同时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和想法?
骆少君:作为茶的故乡,千百年来,我国以不可替代的产地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独到的加工工艺及由此而形成的多彩而独特的品质风格和强劲的保健功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
上一篇 : 《茶人雅韵系列丛书》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 : 哥德堡号揭密:沉船装哪些中国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