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泽:延伸产业链 做强遵义茶产业
发布时间:2011-07-28 00:00:00
发布时间:2011-07-28 00:00:00
2007年,遵义市的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30%、45%、50%,均排列贵州省第一位。
截至目前,遵义市的茶园面积已从过去的18.3万亩发展到现今的51.56万亩,净增面积33.2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到64.5%,投产茶园面积达27万亩。茶叶产量从0.6万余吨增加到1.44万吨,茶叶产值从0.6亿元提高到5.7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从289.8吨提高到3565吨,产值从1449万元提高到4.2亿元。今年,遵义市的茶叶喜获丰收,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创历史新高。
发展茶产业,遵义有着优越的自然及区位优势、坚实的科技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潜在的绿茶市场及综合利用开发优势。今后一个时期里,遵义计划从多方面入手,合理布局,积极打造好发展茶产业这篇文章。
依托自然优势与区位优势
遵义古称播州,地处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为1000-1300小时,日照百分率26%,光能年总辐射为3500兆焦/平方米左右,散辐射光占65%左右,是贵州最典型的寡日照地区和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农业区。在遵义的规划区发展茶产业,因茶树处在日照时间短,辐射值低,慢射光多的环境中,对适当降低多酚类物质,提高氨基酸含量,提高绿茶品质十分有利。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道真等县的土壤中,富含人体所需的“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遵义是贵州省茶树生长最适宜和茶叶品质最好的地区。
同时,遵义南临省城贵阳,西与四川接壤,北面紧靠重庆,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咽喉,处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昆经济之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通道。贵遵、遵渝高速路和铁路是西南地区和连接贵州与四川、重庆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内公路四通八达,连接县区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已全线开通。贵州至广州高速公路、遵义建设航空航运工作已全面启动。这均为茶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区位优势。
依靠坚实的科技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目前坐落于遵义境内的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9年,是全国最早的四所茶科所之一。该所现有科技人员62名,并经过近70年的潜心研究和取得的科技成果,为遵义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在茶叶业务部门中,还有一支从事多年茶叶技术服务和管理的茶技专业人员,经验丰富,业务熟悉,为加快茶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基础。
由于遵义具有2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和饮茶习惯,农村能工巧匠多,茶叶技能和水平较高,有一支懂茶树栽培、病虫防治、土壤肥培、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力量强大的茶叶农民技术队伍。现已形成了乡乡种茶、村村种茶、户户种茶的新格局,农民学习茶树栽培、茶苗繁育、茶叶加工等技术遍及各村各户。
同时,随着国家结构调整、政府重视、市场活跃及效益明显,遵义农户种茶的积极性也被广泛地调动起来。截至目前,遵义境内拥有茶农30余万人,所持有茶园面积在25万亩以上,占茶园总面积的48.5%。在湄潭、凤冈、余庆等县的13个茶叶专业示范村,涉茶农民在2007年的人均收入达2500元以上,占全市农民在2007年人均收入的88.97%。这些都为支撑遵义的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加快茶叶标准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遵义市不断加快标准化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湄潭、余庆两县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示范基地县,湄潭西南茶城获得农业部定点农副产品(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余庆县获得“全国小叶苦丁茶之乡”证书,凤冈县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证书。今年,湄潭县又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早在2005年,余庆小叶苦丁茶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006年,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冈富硒富锌茶);2007年12月,湄潭翠芽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在全市无公害茶园推广面积达到41.8万亩,并选择在适宜区域开展实施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在投产茶园中,无公害茶认证面积占14%,绿色食品茶园认证面积占3.3%,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占11.4%、有机茶转换面积占4.7%。当前,茶区正加紧组织和申报无公害茶、有机茶之中。
不断延伸与拓展茶叶产业链
过去,遵义的茶叶加工设施陈旧、设备不配套,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省市县党政部门高度重视,以及茶叶市场前景看好,遵义推动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全市130余家陈旧的加工设施已全部被淘汰或改造升级,茶叶加工业涌现并发展到了目前的440家,其中已建成具有现代加工的大型企业86家,具有现代清洁化茶叶生产线近30条,具有年生产名优茶0.49万吨和2.11万吨大宗茶叶的能力。遵义现已建成投产一个年生产300吨的茶多酚和一个年生产2000吨的茶籽油加工企业,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综合利用开发。同时,全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大大提升了全市茶叶的综合生产及竞争能力。
加大政策扶持茶产业力度
早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东茶西竹,南药北蔬,中辣椒”,制定了“六个一百”工程的战略构想,把建设百万亩茶叶基地作为其中的重点大力组织实施。从今年起,全市每年将新垦茶园18.0万亩,每年给予1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政策扶持。到“十一五”期末实施完成百万亩茶园基地建设任务,到2020年实现130万亩总体规划任务目标。同时,为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湄潭、凤冈等县相继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或决定,成立了茶叶办(局)等专职部门促进茶产业建设。
大力打造四大茶产业带
根据全市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分布特点,遵义把湄潭、凤冈、正安、余庆、道真、务川、遵义的55个乡(镇)列入遵义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区,着力建设“四大产业带”。即打造以湄潭翠芽、银针茶为主的名优茶产业带,以凤冈县富锌富硒茶为主的茶产业带,以正安、道真县锌硒高山云雾茶为主的茶产业带,以余庆县名优苦丁茶为主的产业带。把遵义市建设成为国内名优绿茶生产、加工、原料生产的重要基地及绿茶出口中心,建成全国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茶饮料重要生产基地。
抢抓机遇以加快发展茶产业
未来一个时期,遵义将紧抓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等项目资金,贵州省对茶产业发展政府扶持等发展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助推全市茶产业发展;抓住茶产业发展“东茶西移”机遇,加大宣传与推介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尤其是大型茶叶加工和茶叶综合利用开发企业的工作力度,注重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同时,遵义计划通过几年努力,培育建设1—2个年产值达到20亿元的茶叶龙头集团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全市10个年产值达到5亿元的省级清洁化茶叶加工企业,并实现辐射百万亩茶园基地和解决100万人劳动就业,实现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的目标。
上一篇 : 王心凌亮相康师傅茶饮料歌友会
下一篇 : 王心凌潜水险成鲨鱼“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