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山:以文载茶以道从商
发布时间:2011-08-09 00:00:00
发布时间:2011-08-09 00:00:00
“我的母亲给我取名文山,注定一辈子与文、与山打交道!”
茗山茶业董事长陈文山在谈到自己10多年来开茶馆、种茶、建茶文化村的经历时,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自己与茶的不舍情缘。
1996年,50岁的陈文山远赴广东开茶馆推广铁观音,55岁又回家乡建生态茶园,59岁时,传承清源茶文化,开辟清源山生态村 。日前,记者来到茗山生态茶专卖店,走近了陈文山董事长别样精彩的茶味人生。
取道茶艺推广铁观音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陈文山是一位安溪五中的音乐老师,这里正是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五中从教十五年,几乎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喜欢上铁观音。了解安溪茶产业的兴衰历史,这也对日后办茶馆,开辟茶园埋下了伏笔。
1996年,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陈文山决定离开文化馆,到广东惠州开茶馆。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90年代中期,安溪乡镇老师想进城难,转行到文化馆更难。但老陈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应走进市场,服务茶产业才有生命力。作为茶乡的一个文化人,应对家乡有所作为。他的这种做法,时任安溪县委书记的洪泽生副市长评价说:陈文山虽然离开文化馆,但他没有离开茶文化,他为茶乡文化人闯出一条新路。
有人不解,既然选择开茶馆,为什么不选址潮汕地区,偏偏选择与功夫茶无缘的惠州,对此老陈有他独特的慧眼。其一,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北宋苏东坡在此为官三年,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传世绝句。其二,惠州当时市场上的铁观音质量低,价格高,喝的人少,有价无市,因此他以独特的思维,创新的经营模式;把茶文化、茶艺与茶叶销售有机结合,以茶馆的形式销售茶叶。他的这种做为,惠州媒体称他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茗山茶馆一撇当时惠州休闲场所流行的金碧辉煌装修风格,以原生态理念为原则,采用纯天然的杉、竹进行装修,每间品茗室,体现一个茶文化的故事。他把舞台上的茶艺表演,改编为茶道表演让茶艺师在茶馆为客人服务泡茶,使客人在领略茶文化之时,又能品尝到真正的安溪铁观音。这种做法在90年代中期颇为新鲜,一时轰动惠州城。引来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诚邀合作者。
1996年,茗山主办的“邀名人,赏明月,品名茶”的中秋茶话会上,时任惠州市委副书记汤聘辉对茗山茶艺
的经营模式和风格赞不绝口,当场写下“横斜数枝开在百花之上,清茶一杯引入高秋境界”,感谢陈文山给惠州带来了茶文化。
事实证明,老陈不仅拥有文化人的智慧,更有着商人的谋略。他“以茶艺带动茶叶销售”的营销模式非常成功,不仅他的茶馆生意蒸蒸日上,而且带动惠州、广东、深圳等地,上百家茶馆、茶店接二连三地开张,安溪铁观音迅速在惠州地区热销。
师法自然种生态茶
2000年,正当茗山茶馆在惠州日新月异之时,陈文山却因为茶叶的质量问题改变了发展计划,陈文山说:“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利用茶,都是把茶当做治病、保健之饮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无论是种茶、还是卖茶或是喝茶的人,更应把健康放在首位,我出身老师,理应为人师表”。
2001年,为生产“高山无公害、绿色放心茶”,陈文山毅然回到安溪,在祥华创建茗山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基地远离人居五公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遇到刮风下雨,山上经常停电。这个时候,陈文山已经不是一个文化人,也不是商人,而是变成了一个比当地茶农还要吃苦的地地道道种茶人。
由于缺乏经验,陈文山翻阅了古今关于茶叶种植的书,求教很多专家、学者。陆羽在茶经上写到:“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茶,他深深领悟到茶是原生态的产物,要种好茶就必须给茶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实践中,陈文山发现茶性如人性。因为人之所以喜欢住在山上,是因山上环境好、空气质量好,能使人神清气爽,健康长寿。茶是喜阴植物,喜欢慢射光;生态好,天敌多,自然界多物种并存,相生相克和谐平衡,既有利于茶树茁壮生长,又可杜绝病虫害发生率。因此,有良好的生态,才能有优质健康的茶叶。
陈文山认为茶性通人性,以“优质优产、生态健康”为基地的经营理念,以“把健康带给顾客”作为员工的行为守则。为了预防病虫害发生,他保护茶园生态,实行冬季封园。为了节约水资源,他引进了以色列微滴灌,定时定量为茶树施水;为了合理施肥,他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除了种植,在茶叶采制、加工、包装的环节上都全程控制,严格把关,杜绝茶叶二次污染;工夫不负有心人,百岁高龄张天福评价茗山茶:“茗山名茶,香韵超凡,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因此陈文山把自己用心培植、制作出来的茶称为:“茗山生态茶”。
传承历史建茶文化村
&nb
sp;据文献记载,清源山茶始于唐、盛于明,闻名于清。可惜的是,近年来,清源茶走向没落,茶场荒芜,世人难觅清源茶。
2005年,有着创建生态茶园经验的陈文山投下巨资,再次当起了山里的农民,着手建设一座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茶生态观光旅游、茶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茶村。修路割草,开山种茶,为恢复清源山茶,陈文山在花甲之年,用自己的心血在泉州茶文化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以道从商服务社会
在跟老陈的交谈中,不难发现其社会责任感和对茶产业的忧患意识非常强,他认为,“茶企业经营者不应只单纯追求利,更应注重为商之道及社会效益,大河水涨小河满,茶产业能长盛不衰就是我们茶人的福祉。茶叶质量要保证、价格要合理,因为它是人类的健康饮品,是大众的消费品,而不是让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采访即将结束,老陈透露一个最近的重大决策:“回收礼盒,环保行动”。今后凡持有茗山生态茶的包装,无论是铁罐、铝罐、纸礼盒、木礼盒,只要是完好无损,均可在茗山连锁店兑换等价茶叶。支持环保,避免浪费与造成二次污染,他的这种做法值得茶企业借鉴和推广。
陈文山,1946年出生,安溪人,福建省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政协安溪县委员会常委,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泉州市茶叶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 : 林振锋:演绎茶王世家的新传奇
下一篇 : 五月天代言天喔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