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的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2012-12-03 00:00:00
发布时间:2012-12-03 00:00:00
有关陆羽的史料,如纷披的散丝,散落于正史、野史、笔记……在爬梳这些吉光片羽的过程中,陆羽犹如一个耀眼夺目的光点,不断地向外辐射着灼灼光芒,将他的朋友圈照得通透朗彻,一张张被历史尘埃所遮蔽的面孔在酬赠陆羽的诗文中一点点鲜活起来,宛在眼前。与陆羽相识的友人,可谓三教九流,不一而足,其中就有“三卿”。不过,这“三卿”可不是官职的三卿,而是三个名字里有带“卿”字的人,而且他们恰恰也都是官员——颜真卿、刘长卿和李季卿。颜真卿,就是邀陆羽加盟参编《韵海镜源》的湖州刺史;李季卿,就是宣慰江南时召陆羽煮茶的御史大夫,陆羽神辨扬子南零水的功夫让他惊愕不已;刘长卿,则是中唐着名的诗人。他以五言诗着称,自称“五言长城”。他和陆羽之间的交往远没有前述“二卿”那般有着生动有趣的旧闻,整部诗集中也仅有一首赠别陆羽的诗,可谓凤毛麟角。尽管独一无二,却是言短情长,从淡朴的文字里还是能品读出几许雅人深致的诗友情谊。
29岁的陆羽,结束了此前廿余载的飘泊生活,在湖州苕溪之滨结庐,闭关读书,潜心着述。山温水软的江南,给了他潮涌般席卷而来的灵感,灵感注于笔端,使《茶经》这部世界茶学开山之作初现雏形。但是,锦山秀水之下却潜伏着动荡不安的暗流,安史之乱的阴霾依然阴魂不散地萦回在大唐的天空,而且上苍对黎民百姓似乎也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连年降灾于浙东,加之当局为应付数额庞大的军饷,非但不赈灾,反而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官逼民反,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八月,台州胥吏袁晁不忍已经不堪重负的民众再因征赋不力而受鞭笞,干脆破罐子破摔,学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了!他率领的起义军所向披靡,一下子就“秒杀”了江、浙、赣的十余个州县,声势浩大,一路拥众20多万人,令“中央政府”大为震惊。
眼下,兵荒马乱。身为隐逸之士,陆羽固然可以反关柴门。不问世事、不论是非。但农民起义军杀到湖州时,县人朱泚、沈皓等一批亡命之徒也趁机打砸烧抢,闹翻了天。本想静下心来继续闭门着书的陆羽,眼见当下局势大乱,火烧眉毛,湖州恐怕是不宜久留了。无奈的他只好又匆匆背起行囊,打算到丹阳延陵的茅山去避避。时任长州(今苏州)县尉的刘长卿,得知陆羽要去茅山避乱,便作诗相送,并寄给在延陵当县令的好友李挚,嘱托他好生接待陆羽,帮忙打点安排。诗云: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鸡犬驱将去,烟霞拟不还。
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处处逃姓名,无名亦是闲。
——《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经历罹乱后的延陵,昔日繁花似锦的韶景早已淹没在滋长蔓生的衰草中,而隔绝尘寰的茅山却安之若素,其道畅通无阻。遥想当年淮南王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腾蹑烟霞,彩云捧足,一去不返。你去茅山,怕是也会像他这样羽化登仙吧。可叹世事反复无常,你也漂泊不定。你本出生于复州竟陵,好不容易刚刚在一处稳定下来,如今又要在异乡另择新居。不过,我还挺羡慕你的。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却处处逃名遁世,无名无利,如闲云野鹤般的逍遥自在。
这首五律的语言平淡晓畅,所寄寓的情感却含蓄曲折。他在诗中至少表达了四种的感情:感慨、惜别、欣羡和钦佩。首联仅一个“衰”字就有两层含义:衰草连天,是延陵罹难安史之乱后的衰景,满目萧条,联想到自身亦是屡遭贬谪离乱,居无定所,不禁心生感慨;同时,衰草亦是离恨的代名词,更行更远还生,依依惜别。接着,作者化用汉代淮南王刘安登遐的典故,借喻陆羽入茅山隐居。颈联有两个地名:彭泽县和穆陵关。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既可喻延陵令李挚,亦可喻陆羽如陶令归隐;穆陵关,战国时为楚国腹地,陆羽为复州竟陵人,属古楚地,故以穆陵关喻陆羽;尾联则是作者对陆羽超然尘外、不争名逐利之高风亮节的赞许,也流露出了他对陆羽闲散放任生活的艳羡。闲友如斯一首四十言的诗,包含了如此丰富且深长的意味。因而,辛文房对他崇拜得不得了,说他“清才冠世”,并在《唐才子传》中称赞他的诗:“诗调雅畅,甚能炼饰……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
但是,羡慕归羡慕,“逃姓名”刘长卿至多只做到了“逃姓”不逃名。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中载,他“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而且,他还很在意自己在唐代诗坛排行榜上的排名,他曾说:“今人称前有沈(俭期)、宋(之问)、王(无竞)、杜(审言),后有钱(起)、郎(士元)、刘(长卿)、李(嘉佑),李嘉佑、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可见。“逃姓名”说来容易做来难。
瑕不掩瑜,虽有那么点劣根性,但他诗做得好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品格也很了得。他鄙视浮俗、刚正不阿、多忤权门。这一点上。他的性格和颜真卿非常相似,都是不畏权势、清正廉洁。但这不意味着他整天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据记载,他和“才女+美女”的道士李季兰之间还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趣事:李季兰在湖州开元寺与诸贤交游时,同刘长卿用诗侃起“荤段子”来。李季兰知道刘长卿有阴重(疝气,有小腹坠痛、牵引睾丸及睾丸偏大等症状)之疾,就随口冒出陶渊明《饮酒》中的一句调侃道:“山(疝)气日夕佳”。刘长卿听了并不生气,会心一笑,也用陶诗来回她:“众(重)鸟欣有托”(《读山海经》)。话音刚落,举坐都笑岔了气,都说这两句对得恰到好处。这二人玩笑开得相当有水平,把不雅卑俗变成了雅俗共赏,让一千多年后的我们在故纸堆中读到这则故事时,在哑然失笑的那一瞬,感到亲切无比,就像今天我们听明星八卦新闻一样。
他结交陆羽、李季兰等湖州名士,既然有诗文往来,那么相聚一起品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只不过关于他们的轶事鲜见于记载,年湮代远了。当然,刘长卿本身也爱茶,翻查他的诗集,有一首他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惠福寺参加茶会的诗,深得茶禅一味之三昧: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若非刘长卿深入体察静参茶之道,焉能借参加茶会之机缘以茶悟禅呢?由此看来,刘长卿对茶是情有所钟的,以至于今人在做广告时都把他和菜肴扯上关系。某报刊登了这么一则私房莱广告。菜名叫“长卿银针虾”,以他被贬睦州(今浙江建德)之事来附会,发挥名人效应。文中说他有“三好”:好茶、好酒、好美食。并且常在门前的碧溪里钓虾,然后把虾下锅油煎,并加入睦州茶作佐料。假若刘长卿活到今天,看到这则广告,说不定会拿着报纸向商家讨取冠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