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炯:人茶缘深不了情

发布时间:2012-12-18 00:00:00

年近七旬的杨天炯,说到总是神采奕奕。这位满头银发、脸上爬满了皱纹、要借助老花眼镜才能看清印刷品上文字的老人,却总让人觉得他有用不完的精力。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与名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过去了,我的生活从没离开过茶叶。”提到自己与茶结缘的一生,杨天炯脸上满是自豪。早在1971年,杨天炯就获得了中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科协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随后由于在茶叶制作、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他又获得了一系列科技进步奖项。2004年由杨天炯编着的《蒙山茶事通览》出版。

“你们设计的这个包装还行,但是包装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明示,不要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而功亏一篑。”日前,当记者见到杨天炯时,他正在与外地的茶叶经销商谈贴牌销售茶叶的合作事项。

开厂制茶只为“一帘茶梦”

“我这一辈子就和茶分不开,退了休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但我又办了个茶厂,把茶厂作为研究制茶工艺的基地,就是因为解不开心中那‘一帘茶梦’。”杨天炯心里一直装着名山县的茶业发展,“其实现在名山茶叶的品质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就是缺乏产品的商业化包装和市场运作,刚才我和经销商接触,就是想用他们的品牌,将名山茶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名山茶,喜欢名山茶,提高名山茶的知名度。”

说话间,杨天炯走进了制茶车间旁的一个小厂房,里面摆放着几台小型制茶设备。“这儿就是我的实验室,我在这里对制茶工艺进行改进,等制出理想的茶叶后,再把工艺投入批量生产。”说到自己的一个个研究成果,杨天炯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悉心钻研只为助推茶业发展名山茶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面对人们对食品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杨天炯又开始琢磨起如何制作更加卫生、健康的茶产品。“我正在思考茶叶的卫生加工工艺,让人们喝上更卫生的茶。”杨天炯对自己正在钻研的制茶新工艺充满了信心,“卫生制茶从茶叶的生产开始,需要有严格的规范程序,每一个程序都不能马虎,这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

在杨天炯看来,今后的制茶工艺应该向无害化发展,制出卫生、低农残的茶叶才能赢得市场,他希望通过对制茶工艺的改进,使名山茶迎合市场的需求,助推名山茶业发展。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