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华:闻香品味“蕲门茶”
发布时间:2013-02-21 00:00:00
发布时间:2013-02-21 00:00:00
“作为蕲春茶叶人,不去研习推介‘蕲门茶’,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言及与大别山久远历史有着丰富关联的“蕲门茶”,余敏华侃侃而谈。
原产地之争:“蕲门茶”归属何处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宋朝,产自鄂东的“蕲门茶”、“黄团茶”与霍山的“黄芽茶”就被并称为“淮南三茗”,因其“色澄碧而清冽、气馥郁而沁芳”,“淮南三茗”又被列为贡品中的上品。
多少年来,民间关于“蕲门茶”原产地之争已有多种版本。有人称它产自蕲春,也有说它源自英山,因为“蕲门茶”与“蕲”字相连,更多人相信它的原产地属于蕲春。
早在十多年前,余敏华就开始关注、研究“蕲门茶”。他说,《唐代地理志》曾记载:“蕲州土贡有茶,而其茶尤以蕲水为特着,蕲水之茶又在县之北山。”北宋时期,“蕲黄贡茶居全国第一”,朝廷还在蕲、黄二州专门设立茶叶榷税机关,在蕲州马祁、洗马、石桥镇及麻城宋埠镇设立茶市。
蕲春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茶叶,自古就是茶叶原产地之一。“‘蕲门茶’它不是某一种茶叶,而是指一个地域、方位的茶叶总称。我认为它的原产地大致方位应属于蕲春北部山区檀林镇、大同镇和英山、罗田接壤地区!”余敏华说。
“从历史上讲,‘蕲门茶’属于淮南茶叶系列。现代《中国茶叶目录》中也有‘蕲门茶’这种茶叶品种。早在宋、明时期,蕲州曾设立州府,行政管辖区域包括现在的蕲春、英山、罗田等大部分地区,‘蕲门茶’的原产地自然也属于这一地带,我个人更倾向于,‘蕲门茶’是大别山众多茶园共同的一笔财富!”
与茶共舞,闻香之道信手来入壶、洗茶、冲茶、闻香、品茶……余敏华一边聊茶经,一边演茶道,每一个细节都演绎和透析着他对中国茶文化的渊博见识和个人见解。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全国范围内大约有6000多个茶叶品种,按制作方式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三大类别;按商品分类又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等六大类别。
绿茶是中国茶量最大的茶类,受加工干燥方法不同影响,又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地处蕲春北部山区的仙人台盛产名茶,始于汉,盛于唐,史载便有“周满顶,汉半腰”之说。国人自古就把品茶当作一种文化,明代医圣李时珍也十分喜欢饮茶,他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蕲茶台茶最优”。
余敏华介绍道,鉴别绿茶品质优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察其汤色、品其口感、闻其香味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观其形态。目前印象中,大别山区绿茶最优品种,还数仙人台的茶叶,在泡制过程中能够保持叶面不破,汤色、味感、香气俱佳。
1956年建设的国营仙人台茶场,年产精制功夫绿茶3000多公斤,机制茶5万余公斤,曾是蕲春名优绿茶生产基地。所产“云雾”、“旗枪”、“魁峰”、“翠绿”等名优品牌一度远销东南亚国家及港台地区。
1994年,余敏华进入茶叶领域,一干就是17年,现拥有两家茶叶营销店铺。2006年起,他还担任中国茶业协会会员。
“蕲门茶”之梦还有多远茶商之道如同商海,让余敏华对“蕲门茶”有了更多认知。
余敏华说,近几年,大别山区茶叶的消费量、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从大别山茶叶发展需求上看,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代表品牌,这个品牌就是具有悠久历史、品种多、品相优、市场有潜力的“蕲门茶”!
如何做大做强“蕲门茶”?余敏华提出四条建议:
首先,大别山区各产茶县市应集中各优势资源,强强联手,树立对外共同主打“蕲门茶”千年历史品牌的意识,让它重见天日,再现光芒。
其次,大别山茶叶产区要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产量,提纯茶叶质量,改进包装设计,按照“高、中、低”三档结合的模式,加工与“蕲门茶”有关联的系列茶叶,在这个千年品牌带动下,开发系列茶品,来充分满足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第三,茶叶产区应从自身出发,深度挖掘本地区的茶文化底蕴,依托各种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集中对外宣传,定期组织“蕲门茶”品评活动,尝试举办大别山“蕲门茶”文化节,建立网络营销平台,采取节会搭台、茶叶唱戏的模式,营销“蕲门茶”。
第四,大别山各产茶县市要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开发“蕲门茶”。特别是对有历史文化底蕴和有市场潜力的一些老茶园、老茶场,通过转换机制的办法,走“公司+基地+茶农”的产、供、销模式,促使这些有基础的茶园重焕活力。
近二十年的茶经、茶道,余敏华一直在坚守着“蕲门茶”之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蕲门茶”会梅开二度。
上一篇 : “江南茶王”——赵运福
下一篇 : 吕礼臻:茶道中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