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袁枚尝“天下名茶”
发布时间:2014-07-14 00:00:00
发布时间:2014-07-14 00:00:00
袁枚风流倜傥,丰神溢采,被誉为性灵派代表,人称其“东南风月盟主”。袁枚虽任过江宁等地知县,总认为闲情逸致是生活,野云腾鹤才自由,由此辞官闲居江宁随园。
品尝“天下名茶”是袁枚的心愿,何种佳茗才能让他看上眼?在他眼里,杭州的龙井茶清香,太湖阳羡茶清味,是天下的上上名茶。
然而,御封的大红袍岩茶,还是萌动了袁枚的馋茶之心。尤其是乾隆皇帝喜好武夷岩茶,赞其“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袁大才子在随园老家便闲不住了,前往跃跃欲试。
“簇簇青芙蓉,对面开千朵。颇似武夷君,着渠来迎我。”武夷山脉碧水丹山,风景如画。乾隆51年(1786)的秋天,袁枚过柘溪,经浦城县古楼乡进入崇安(今武夷山)。他边赏山戏水,边访名茶。
一路美景,袁枚来到幔亭峰天游寺。住持闻知江浙着名文豪来到,十分高兴,亲出寺院迎接,以示敬慕。
住持冲沏本寺的岩茶,斟盏献上,袁枚怕味苦,接了又随手放在茶几,含笑拜问:“茶圣陆羽的《茶经》为何没有提及武夷岩茶?蔡襄相的《茶录》记载武夷茶又有何据?”住持听后微微一笑,不作回答,起身再捧盏时,却吟诵了宋代林逋的一首茶诗:“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袁枚听诗后接盏而饮,顿觉茶味与前所饮的岩茶大不相同,虽有微苦但厚重,品第二口,喉咙甘味始来,再饮第三口,心田里感觉丝丝香甜而惊奇:“喝岩茶,要怀茶情茗感吗?”
第二天,袁枚顺道到止止庵,道长以庵里岩茶献上,慢品细咀间,对武夷岩茶的甘香格外亲切。他放下原先对武夷茶的偏见,对闽人《茶录》不再抱言过其实之嫌,虔诚问茶。道长坦诚而言:茶如人,地俗不同,饮法也不相同,茶的品种不一样,品茶方式也不一样。
漫游到天心永乐禅寺,袁枚读着禅房里明代胡潆的《夜宿天心》诗:“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如是,当方丈从禅房取小罐珍存的大红袍,沸水高冲入壶,献盏而上时,他先闻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品啜,立感通体舒畅。尝笫二盏时,便觉舌腭余甘,烦躁顿无更觉武夷岩茶既具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绵。再饮时,味厚韵长,心旷神怡。
此后,袁枚评天下名茶时,实事求是地把武夷茶排在首位。他说:“尝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他的《随园诗话》:“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刃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美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
袁枚为什么对武夷茶看法前后截然不同?一方山水一方茶,爱茶惜茶的他,终于明白饮茶也要随乡入俗,武夷茶返璞归真,甘荠相济,须舍得功夫品饮,“徐徐咀嚼而体贴”,如“含英咀华”,方能品出武夷茶的岩骨花香,韵美清醇。
上一篇 : 茶人茶事 | 老舍:戒茶
下一篇 : 范增平:禅茶还是茶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