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佛教

发布时间:2012-08-17 00:00:00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1、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人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术,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而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园通,能与其它传统文化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得到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了。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在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教、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

唐代轰动一时禅宗公案“赵州吃茶去”,正是” “茶禅一味”的表现。《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说河北赵州(赵县)有一柏林禅寺,寺中有一高僧叫从念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招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来过,或者相识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以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境界。

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静的宁静、清静、安谧。参禅要
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从而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它对佛教影响也很大。

2、佛教与饮茶

自释迦以来,佛教重要修行之一,就是坐禅。要求独自一人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而睡,90天为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有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有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多的喝到四、五十碗,饮茶有助参禅,面壁省悟的妙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和感受。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逐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诗句,更生动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闭静雅致的情景。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据古书记载,唐宋时代的名刹古寺都设有“茶堂”、 茶寮”,禅僧们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法堂的左上角悬挂着“茶鼓”,按时击鼓召集众僧饮茶。寺院中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称为“茶头”。一些寺院门前还有“施茶僧”,专为游人惠施茶水。寺院茶也有不少名目,如供奉祖、菩萨、祖师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上下众僧共饮的“普茶”等。禅僧早起第一件事即饮茶,后再礼佛。饭后也是先品茶再做佛事。丛林还立下规矩,每天需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任主持晋山时举行点茶、点汤仪式。供茶、点茶、点汤后来均纳入佛教仪轨。

西藏禅茶方式,足以惊人。品质优良的砖茶五块值银一两,茶壶皆为银质,在喇嘛漆台上茶壶茶碗都是碧玉制成的,衬以黄金色的茶托,甚为华丽。尤其是喀温巴穆人喇嘛庙中的饮茶用具更为精美。此庙是宗教中心,聚集四方僧徒和巡礼和尚,经常举行盛大茶会巡礼和尚笃诚信仰,用茶款待全体喇嘛四毛名喇嘛,各饮茶一杯,共八千杯,费银五十两,行礼仪式是:喇嘛排列成行,披庄严法衣静坐,年轻僧人,端出热气腾腾的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就分给众僧。与此同时,施主大唱赞美歌,富裕的巡礼和尚,茶中加添点心或牛酪等物。

3、佛教与种茶、制茶

唐房乔等著《晋书?艺术传》:“敦煌(东汉佛教由此传入)人单道开(西晋末僧徒)不畏寒暑,每日服小石子(成药丸子)饮茶苏一、一升”封演《封氏闻见记》:唐玄宗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人兴禅教,学禅方法主要不睡、不吃晚餐,只许饮茶,禅僧各自备茶,到处煎饮。茶既可却睡,又可充饥,加之高山寺庙,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所以自南北朝始,山上建立无数寺庙,寺院都垦荒植茶,凡高册寺院皆僧尼开辟茶园,僧尼还要参加种茶生产以满足僧尼日常坐禅的需要。

由于佛教迷信思想泛滥,制茶必先坐禅拜佛,南宋胡仔《笤溪渔隐丛话》:“顾渚涌金泉,每造茶时,太守先祭拜,然后水渐出,造贡茶毕,水稍减,至负堂茶毕,已减半,太守茶毕,遂涸,盖常时无水也”。古今名茶都是长在名山上,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其中大多数为贡茶,并且是高山寺庵中僧尼精心创制的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自江苏洞庭山碧萝峰,原名“水月茶”,因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而得名;乌龙茶的始祖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为武夷寺禅僧制作的最佳;著名的顾渚山的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乾隆最爱饮的君山银针则产自君山自鹤寺等等。

古时名茶,至今犹在的,乃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佛寺茶园,如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的黄山毛峰、东山洞庭寺的碧螺春、杭州龙井寺的龙井、徽州松萝庵的松萝、武夷天山观的大红袍、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庐山抬贤寺的云雾等。

古时佛寺出产名茶而今失传的有许多,据古书记载的有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杨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天台雁岩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北苑凤凰山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渚吉祥寺、四川唐应灵县金山寺、绍兴云门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洞山寺、及岳阳白鹤茶产地立鹤寺僧园等。

4、佛教与饮茶风俗向国外传播

诞生在中国的“茶禅一味”、 茶禅一体”这一文化思想与哲学观念,后与佛教、饮茶一起传到日本。

隋场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日本使者带来僧徒十人,翌年,日本派留学僧、学问僧从随中国使者裴世清来中国。据日本史书记载,茶与佛教不能分离。最早是在奈良时代?圣武天平元年 (公元729 年,即唐玄宗开元十七年,正是我国佛教盛行的年代)4月8日召100僧侣入禁廷,讲《大般若经》4d,第二天行茶赐百僧。枑天皇廷历二十四年 (公元805年即唐顺宗教永贞元年),传教大师最澄来中国留学、带回茶籽试种于江州坂本,并以十斤装茶叶1箱送给海空弘法大师。海空来我国又带回茶籽试种,奉与嵯峨天皇。

公元805年后,日本高僧荣西禅师两次来我国留学后,回国时带回了许多经书与茶种,曾著《吃茶养生记》一书,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此书成为日本茶道的理论依据,日本茶道也因此而发扬光大。

印度喜马拉雅山古时是不产茶,但移栽中国茶树后,发展很快,茶树原生于我国云南,由云南推广到缅甸边缘地区,这两个地区在佛教史上渊源甚古,云南大理曾经印度阿育王的佛教领土,佛教思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下的尼泊尔。自高山而平地,茶与佛教的传布,原为同一路线,此亦所谓“茶佛一味”。

从朝鲜栽茶的起源来看,也是如此,李朝时代的《东国通鉴》说:新罗兴德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在位公元827年至840年)赏赐茶籽,公元 828年种于金罗道的智异山”。新罗真兴王五年(公元544年,即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就已创建智异山华严寺,栽种茶树。在朝鲜历史上,高句丽,三朝时代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很深。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历史渊远流长,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它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