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6-04 00:00:00

【颁布日期】1999-06-22
【实施日期】1999-06-22
【有效性】有效
【全文】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1998〕36号)精神,由省计委组织省有关部门制订的《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订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按照规划要求认真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落实工作,为建设环境优雅、山川秀美的新江西而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省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是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长江上中游地区作为优先实施建设的重点地区,其中,又把鄱阳湖流域作为长江上中游的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之一。根据国发〔1998〕36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我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我省属长江中游地区,全省土地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境内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北有鄱阳湖,内侧丘陵广亘,中部平原坦荡,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向鄱阳湖倾斜。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域占22%。我省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0.6%,又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农业资源丰富。我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江河分别顺地势向北、向中汇入鄱阳湖,构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属吞吐型过水性湖泊,是长江最大的通江湖泊,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为1420亿立方米,占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6%,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和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3.3%,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林地面积13346.7万亩,草地面积5771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9万亩,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740条,兴建水平梯田259万亩,修筑各类水土保持防护工程21.8万多座,完成沙区治理及开发面积39万亩。以“猪沼果”为主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得以大力推广,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5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3%,出现了一批生态农业县和生态农业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4处,面积达375万亩;森林公园46个,面积达300万亩。
  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我省通过对鄱阳湖及赣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和开发治理试验,进一步探明山、江、湖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山是源、江是流、湖是库”三者彼此依托、息息相关,构成了我省极其完整的大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从而,大力开展了以“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和“治山、治水与治穷相结合”的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该工程包括鄱阳湖和流入该湖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及其流域的开发治理,区域面积达162225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7.2%,是一项振兴江西的奠基工程。十多年来,我省以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为主线,先后启动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治荒漠化及平原绿化、贡水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赣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些重点生态环境工程的实施,使我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看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生态环境还非常脆弱,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威胁着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我省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1.1%,占山地面积的35%,全省年土壤侵蚀总量达到2亿多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沙化,地力衰退,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群众生活的贫困,使人地矛盾突出。目前,全省18个国定贫困县中有13个水土流失面积在50万亩以上。同时,水土流失致使江河湖库泥沙严重淤积。近50年来,我省赣江上游各主要支流河床淤高了0.5--2.1米,下游尾闾淤高1米,抚河下游最大淤高达4.57米,信江下游淤高2.5米。全省9000多座水库,因泥沙淤积年减少库容10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型水库。鄱阳湖年均入湖泥沙量达2419.8万吨,湖内淤积1209.8万吨。因此,严重影响了江湖行洪蓄洪能力,导致汛期“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的现象频频出现。
  (二)森林植被质量差,生态功能减弱。由于森林过度采伐和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原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虽然经过人工造林,全省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3.3%,但森林植被质量不高,比如全省现有林地面积中,残次林面积占21.2%;生态公益林面积仅占林分面积的4.5%;林分亩平蓄积量逐年下降,林下植被覆盖率低,林业用地不断减少,森林的防灾、御灾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三)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废渣、废水、废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重。据统计,近10年来,全省因采矿破坏植被、地貌面积88万亩,排土弃尾砂6亿吨,危害农田39万亩,受害水库270座,损失库容864万立方米。同时,因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频繁。
  (四)现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险工隐患多,防洪标准低。全省有小(二)型以上的病险水库1612座,占现有水库的16.6%。在现有江湖圩堤中,抗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仅占全省圩堤总数的10%左右,大部分圩堤防洪标准低,险患多。
  (五)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天然阔叶林面积减少及林分质量下降,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同时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不少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为中心,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现代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依靠全民共同参与为保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治山、治水与治穷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开发与治理等方面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重点抓好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
  3.坚持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建设、治理、保护并重,植树与种草齐抓,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并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4.坚持依靠全民参与,依靠科技进步,依法保护和治理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各阶段的具体目标是:
  1.近期目标(1999-2010年)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控制住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五河”中上游、鄱阳湖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大中型水库及重要城镇周围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为建立较完备的山江湖生态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全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共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开发经济果木林502.9万亩,建设水土保持林2674.1万亩,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41147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26745座,沟道治理工程397072座;实施封山育林2000万亩,退耕还林210万亩,天然林保护2700万亩,人工针叶林改造1000万亩,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304万亩,全省有林地增加到140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1%;新建人工草地239万亩,草场改良510万亩,退耕地人工种草100万亩;全省动植物各类保护区达70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5个),涵盖95%的物种;发展2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区),500个生态农业试点乡(镇)、村,100万户生态户,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全省普及省柴节煤灶,发展沼气用户累计达到280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40%;完成坡改梯360万亩,将全省坡度在25度以下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实施旱作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沃土示范工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庭园经济致富工程和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等生态农业工程,重点建设鄱阳湖区、五湖中上游及东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工程;在全省基本建立起较完善的水土保持、森林、草地等的预防监督体系和监测网络。
  从现在起到2003年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力度,初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其主要任务,一是开展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和东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等两大重点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在70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建设200条水土保持小流域,建成5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建立100条“猪沼果”工程示范小流域和10万户“猪沼果”工程示范户。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监测,建设7000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程。二是从现在起立即停止毁林开垦,冻结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林地;立即停止采伐现有天然林,特别是天然阔叶林;立即停止采伐交通干线两侧、主要河流两岸、大中型水库周围第一重山脊分水线以内及城镇和村庄周围2公里以内的森林。三是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人工造林措施恢复植被。同时,进行坡耕地改造和崩岗治理。四是对已开发种果的山地和江河两岸边坡开垦的坡地,广泛开展植草固土、垒石固土、开辟水土保护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在吉泰盆地、鄱阳湖区、赣中部分土壤沙化严重地区、赣南山区,高标准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五是对不合理围垦、有碍行洪、蓄洪的圩堤,坚决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严禁围湖造田。六是全面完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平原绿化工程、中德九江长江防护林一期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建设;抓紧启动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防护林(东江上游段)工程。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天然阔叶林保护、人工针叶林改造等工程。七是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上述措施,力争到2003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其中,开发经济果木林209万亩,建设水土保持林1114万亩,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0000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13000座,沟道治理工程19300座。封山育林2000万亩,退耕还林175万亩,保护天然林3700万亩,改造人工针叶林720万亩,新建人工草地120万亩,草地改良236万亩,退耕地人工种草100万亩;完成坡改梯面积108万亩;建设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1个,庭园经济致富户10万户,沼气用户发展到138万户。
  2.中期目标(2010-2030年)。
  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使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山江湖区域基本形成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主要发展目标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全省80%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鄱阳湖调蓄洪能力基本恢复到解放初期水平;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到149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100个,涵盖98%的物种,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500万亩,达到全省国土面积的10%;全省县(市)基本达到生态农业标准,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农村户用沼气池基本普及;全面建立起全省生态环境预防监督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
  3.远期目标(2030-2050年)。
  全省基本建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川秀美的山江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彻底改观。全省现有的3.5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鄱阳湖调蓄洪能力全面恢复;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全省有林地面积增至15308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基本农田得到全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所有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要求,全省形成经济高效发展,生态有效保护,资源充分利用,污染有效根治的国民经济新体系。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实施重点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按照我省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赣北鄱阳湖平原区、赣西北丘陵山地区、赣东北丘陵山地区、赣中西丘陵盆地区、赣中东丘陵山地区、赣南山地丘陵区六个区。
  (一)赣北鄱阳湖平原区。
  本区为长江和“五河”冲击、淤积而成的湖滨平原。其范围包括南昌、九江市的市区和南昌、新建、安义、进贤、九江、瑞昌、永修、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彭泽、丰城、高安、樟树、余干、波阳、万年、东平、余江、临川、东乡22个县(市)。土地面积3876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2%。全区平原占69.8%,丘陵占25.3%,山地占5.9%。区外侧低岗地广布,内侧滨湖圩区,地势低平,港汊纵横,草洲滩地连片,鄱阳湖座落中央。区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是我省农业开发最早的区域,也是我省最重要的粮、棉、油、猪、鱼商品生产基地。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区是我省的缺材少林区,加上人口密度为全省最高,造成农村能源紧缺,毁林取薪、滥伐森林资源现象普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区内水土流失面积775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0%,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2%。
  (2)由于长期接纳“五河”带入的泥沙,而这些泥沙主要淤积在五河出口处及其附近的湖滩和草洲,加上不合理的围湖垦地,使湖面缩小北撤,行洪、蓄洪能力逐年减弱,湖宾区抵抗洪灾的能力愈来愈低,形成“涨水一片,退水一线”的现象。
  (3)在常年单一风向(西北风)作用下,产生了风蚀和流沙,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4)由于酷渔滥捕、水质污染、围湖造田等,使湖区水体生态恶化,水产资源衰退。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1)着力建设沿京九线、206国道等交通干线及城镇的绿色通道工程,加强山丘绿化,创造湖区优美环境;重点建设好南湖农田防护林、北湖防风林、防浪护岸林和水土保持林;在滨湖40多万亩沙荒地,大力开展防风固沙林区建设;适当发展薪炭林、用材林,解决农民烧柴难、用材难问题,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灶和户用沼气池。
  (2)切实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河道疏浚及干堤加固工作。对影响行洪、蓄洪的河堤、湖堤,实行平圩清障,还河还湖。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快“五河”尾闾和鄱阳湖洪道的疏浚。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避洪农业和湖滩草洲畜牧业。大力推广猪沼果模式、水域立体农业模式等生态农业示范模式,建立以“渔--草--牧--果--沼”为配套技术体系的湖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农林复合生态体系,推广水田田埂种植池杉,形成水田林网化,建立农林互利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以及果品基地;改进湖区耕作制度,避开汛期,发展小麦、荞麦、蔬菜、红花草等高效作物及草洲养牛养羊业,变单一的水稻生产为多种经营。
  (4)根据鄱阳湖湿地生态类型和生物分布习性,分区建设候鸟、鱼类产卵场所及稀缺植物资源保护示范区。杜绝围湖垦殖,防止水质污染,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区管理条例。
  (二)赣西北丘陵山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萍乡、新余市的市区和上栗、芦溪、分宜、宜春、万载、宜丰、上高、奉新、修水、武宁、铜鼓、靖安12个县(市)。土地面积26037.7平方米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5.6%。全区丘陵占51.0%,山地占34.3%,平原占14.7%。境西、北和西南部地势高,中部及中南部较为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除萍乡市的萍、栗、草三河属湘江水系外,区中、南部为赣江主要支流--袁、锦河流域,北部属修水水系。萍乡、新余两市为省内主要的煤矿和钢铁工业基地,修水、铜鼓、武宁等县是我省茶叶主产区之一。本区森林资源丰富,竹木蓄积量多,油林分布厂,是我省重要的竹木及油茶生产基地。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区虽然森林面积大,但森林资源的利用重采轻育,使采育比例失调,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减少,残次林和二、三类毛竹林多,立竹少,产量低。加上薪柴过樵、开矿、筑路等人为因素影响,使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农田变瘦、河流淤塞、水库变浅、渠道变窄。区内水土流失面积4869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8.7%,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3.8%。
  (2)工业污染较严重。区内一些钢铁、造纸、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致使萍水河、袁河、耶溪河的部分段面的c0d(mn下角)、挥发酚以及氰化物等含量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1)北部山区以天然林保护为中心,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南部丘陵区重点开展小流域和山系、路段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发展商品林、薪炭林,巩固提高毛竹林、油茶林,改造稀疏林、残次林,抚育间伐中幼龄林,以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资源蓄积,改善林相。
  (2)重点在上高、宜丰、高安三县的典型区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及生态环境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示范区,在项目区内重点推广名特优林、果、茶的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建立林业、果品及苗木、果木基地。加大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重点推进宜春市城乡一体化生态经济大系统建设,使项目区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三)赣东北丘陵山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景德镇、鹰潭市的市区和浮梁、婺源、德兴、玉山、广丰、上饶、横丰、铅山、弋阳、贵溪11个县(市)。土地面积21001.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6%。全区丘陵占45.5%,山地占42.2%,平原占12.3%。本区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主要河流信江、乐安河和昌江均由东向西流入鄱阳湖。本区山地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是我省木材、毛竹、油茶及茶叶的重要产地。同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德兴铜矿为全国第一大铜矿,永平铜矿、广丰和上饶的磷矿、景德镇的高岭土矿也都分别是省内主要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基地。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期的过度砍伐,毁林开矿、开垦,导致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近山已少有用材林,剩下仅是残次林和幼林,远山、高山的原始森林所剩无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区内水土流失面积4095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9.5%,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1.6%。
  (2)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发、交通的繁忙及人口密度加大等,使本区良好的自然环境趋于恶化。乐安河洎水段、信江的铅山河口浮桥段及广丰的河潭洲底等,受铜、铅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影响区内生态平衡。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1)以保护天然林为中心,以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进一步加强封山育林、人工针叶林改造,合理规划和营造水源涵养林。对水土流失严重的中部及南部地区,要加快水保林、防护林及薪炭林的建设,并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搞好水保工程,发展生态农业。
  (2)在“八五”以来对乐安河重点治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乐安河的治理力度,推进全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建立沉沙池碱性水处理系统及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对乐安河洎水段河水环境进行总量控制,基本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矿山土地复垦技术,在已封闭的尾砂库和矿区内植树造林,发展果业、草业、花卉和渔业,发展生态农业,以控制采矿区的水土流失。
  (四)赣中西丘陵盆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吉安地区全境和莲花县,共14个县(市)。土地面积2633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5.8%。全区丘陵占49.4%,山地占31.0%,平原占19.6%。区内东、西、南三面环山,以赣江干流为中轴,两岸地势低平,丘陵小盆地众多,构成以吉安、泰和为中心的江西最大的红岩盆地--吉泰盆地。除赣江干流外,境内还有禾水、泸水、孤江等大小支流28条。本区水能资源、林产、矿产及旅游资源等较丰富,我是省重要的粮、油、禽、果产区之一,西部山区还是我省早期开发的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区之一。本区属于全省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林区开发早,森林资源超负荷消耗,使林地流失,林分质量下降,针叶纯林化严重,森林减灾防灾能力明显下降,水土流失强度增加,生态环境有日趋转差的迹象。区内水土流失面积505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9.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4.3%。
  (2)区内吉安以南,遂川以北地区为省内降水低值区,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灌溉技术及水利建设滞后,季节性缺水相当严重,部分水田只能种一季。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1)植、封、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水土流失。西部山区的井冈山、宁冈、莲花、永新、遂川等地,耕地少,林地多,重点加强以阔叶林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及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建设,适当发展杉木、毛竹等用材林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东部盆地,重点开展小流域和山丘、路段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大力营造护路、护库、护岸林,加快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2)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区灌溉体系建设,加快兴建水利,全面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技术,大力推广泰和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与粮,蓄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更兴旺”的基本模式,实行“乔灌草”、“种养加”、“长中短”结合,合理开发荒山荒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把本区建设成为全省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的示范区。
  (五)赣中东部丘陵山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抚州地区的金溪、资溪、黎川、南城、南丰、广昌、崇仁、宜黄、乐安9个县。土地面积15433.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全区丘陵占67.0%,山地占24.7%,平原占8.3%。本区人口密度较低。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其间镶嵌着不少盆地和谷地。本区是抚河的发源地,抚河上游各支流贯穿全境。区内气候温暖多雨、适宜林草植被生长,林特产品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南方林区,是我省开发较早的木竹材重点产区之一,也是我省粮食、柑桔、油茶等的主要产区之一。同时,区内各县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乐安、宜黄、黎川、资溪林业优势突出,为国家和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南城、宜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金溪、崇仁、广昌各有优势产品,却为易旱区。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过量采伐、重采轻造、垦山造田等,造成疏林地、灌木林地及荒山荒坡逐年增加,林分质量持续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山洪暴发频繁。区内水土流失面积4075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6.4%,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1.6%。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面:
  (1)增加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比重,加大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针叶林改造力度,加强用材林的抚育,提高森林质量,控制水土流失。重点在抚河及其支流--崇仁、宜黄、黎滩等河和主要水库的源头和上游,建设好水源涵养林,切实保护现有森林。并发挥本区立地条件好,植被生长快的优势,加快建立针阔叶混交和乔、灌、草结合,多层次植被保护的水土保持体系。
  (2)要重视发挥山区土特产品丰富、野生经济植物众多的优势,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在林间套种生长期短的经济植物及林特产品,建立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生态林业经济系统。同时,针对区内各县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发展丘陵山地立体模式、旱作立体农业模式、节水农业模式和猪沼果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
  (六)赣南山地丘陵区。
  区域范围包括赣州市所辖的18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9379.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6%。全区山地占47.4%,丘陵占46.1%,平原占6.5%。地势周高中低,四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绵延,其间分布着50个大小不等的盆地,亦称赣南盆地。水系呈辐射状向中心汇聚,是赣江的发源地。另外,定南、寻乌、安远三县是珠江主要支流--东江的发源地,也是香港供水工程--深圳水库最上游的水源区。本区气候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点建设和早期开发的林区之一。南部的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南缘东部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区内有色、稀有金属矿藏非常丰富。我省的“五朵金花”中,钨、稀土、铀、钽、铌等矿主要分布在本区。其中,钨矿遍布全区各县,素有“钨都”之称;也是我国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区缺煤,农村能源尤为贫乏,农村生活用能主要依靠薪柴和作物秸杆。不少山地丘陵由于轮番樵采,植物遭到强度破坏,覆盖度越来越低,加上对森林资源盲目乱砍滥伐等,使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同时,山地兵陵的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红色岩系为主,抗蚀性差,而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异常严重,致使江湖淤塞,水旱频繁,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区内水土流失面积937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8%,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6.6%,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工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一方面,遍布全区的钨矿,在采矿、选矿、冶炼过程上,产生了大量废渣、废水和废气,污染了农业环境,影响人畜健康;另一方面,较大规模的地方性、群众性采矿业发展也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
  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1)以发展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为重点,统筹搞好林种布局,加大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凡是水源源头,河流两侧,水库集水区内,山顶山脊,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要着力发展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护岸林。同时,在人口稠密、荒山多而群众烧柴难的地方,要重视营造薪炭林,并加快发展户用沼气池;自然条件好的丘陵地区,可多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在地区布局上,东北部和中部雩山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护路林及薪炭林的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东南部和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轻、立地条件好,商品林比重可大些。同时,要加强对中幼林的抚育、间伐和残次林的更新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封山育林,提高林分质量。
  (2)坚持以小流域为自然单元,大力开展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总结兴国等县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近期要以贡水流域为主,在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信丰、龙南、石城、赣县、南康、上犹等县,选择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农民相对贫困的小流域,进行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推广高效农林先进适用技术,建成一批果品基地、林业基地、果木种苗基地和水土保持林草基地,并相机发展山区畜牧业。使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控制,农民基本脱贫,为整个山江湖区域的山地丘陵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样板。
  (3)加强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和监督执法,搞好尾砂整治。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采矿产资源,严防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既要有近期的建设重点,又要有远期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把全方位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我省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主要分步实施以下重点建设工程。
  (一)林业、草业生态环境建设。
  1.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在“五河”中上游及其生态环境脆弱的19条二级支流的源头和两侧,大中型水库集水面、鄱阳湖周围及主要山脉脊部及其它易破坏、难恢复的生态脆弱地段,实行天然林保护。规划保护天然林3700万亩,占全省天然林面积的50%。
  2.长江防护林工程。对分别以兴国、贵溪、宜春为中心的64个县(市)重点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并申请列入国家二期长江防护林工程计划。规划工程规模1600万亩。建设期为2001--2050年,其中,近期完成370万亩,中期完成630万亩。同时,继续实施九江市所辖6县(市)的中德长防林工程。
  3.珠江防护林工程。对我省属珠江流域的安远、寻乌、全南、定南4县,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并申请纳入国家珠防林工程建设范围。规划工程规模120万亩。建设期2000--2030年,近期完成60万亩。
  4.退耕还林工程。对全省坡度在25度以上和坡度25度以下而强度侵蚀以上的坡地全部还为生态林。规划工程规模210万亩。建设期为1999--2010年。
  5.鄱阳湖区防护林工程。规划工程规模107万亩,建设期1999--2005年。
  6.封山育林工程。在重点建设区域,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植被覆盖低及生态效益差的低效林等宜封土地,实行封山育林。规划封育面积2000万亩,封育期1999--2003年。
  7.防治沙漠化工程。主要对长江南岸、鄱阳湖周围和“五河”及其主要支流中下游两岸、滩涂,进行植树种草、封沙育林育草、治沙改田改水等建设,防止土地沙化。规划工程规模252万亩,建设期1999--2050年。其中,近期完成70万亩,中期完成90万亩。
  8.森林与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湿地及物种多样性。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70处,自然保护小区5000个,总面积102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4%。建设期为1999--2010年。
  9.绿色通道工程。主要对京九线、206国道等10条通道及其周围进行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及改造等,全面实行通道绿色、美化、香化。规划工程规模1992万亩,建设期为1999--2003年。
  10.平原绿化工程。对11个已达标的平原绿化县(市、区),进一步巩固提高绿化水平,强化森林的生态功能;对10个未达标的县(市、区),争取在2000年前全部达标。
  11.草地生态工程。在全省建设人工草地239万亩,改良天然草地510万亩,退耕地人工种草100万亩。建设期为1999--2010年。
  (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1.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有机结合,对鄱阳湖流域3.4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实行全面综合治理。其中,1999--2010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224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59.72万亩,开发经济果木林486.72万亩,建设水土保持林2587.62万亩,种草349.54万亩,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9817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25881座、沟道治理工程384232座、道路工程50766公里。
  2.东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对珠江流域东江上游的定南、寻乌、安远三县进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规划治理面积776平方公里,建设期为1999--2010年。其中,建设基本农田2万亩,开发经济果木林16.22万亩,建设水土保持林86.48万亩,种草11.7万亩,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330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864座、沟道治理工程12840座、道路工程1696公里。
  3.崩岗治理工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全省11200多个崩岗分期分批进行整治,控制水土流失。
  4.坡改梯工程。将全省360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坡耕地,分期分批全部改造成高标准的水平梯田,以做到蓄水保土保肥,减少水土流失,不断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三)生态农业建设。
  1.沃土示范工程。主要包括低产田改造示范工程、科学施肥示范县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工程等。通过低产田改造措施和采取平衡施肥、长效肥试验、新品种化肥试验等技术,累计改造低产田500万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规划建设期为1999--2010年。
  2.旱作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主要包括旱地用养结合种植试点工程、旱地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工程等,通过技术示范与推广,促进全省旱地综合生产率和效益的提高。规划建设期为1999--2010年。
  3.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包括国家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小区试点建设、可持续发展县级示范点建设等,主要通过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吨粮田示范、无公害水稻示范、建设生态果木园等途径,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期1999--2010年。
  4.农村能源工程。主要通过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户用沼气池、发展薪炭林等途径,解决农户用柴难问题,以促进对生态林的保护。规划新增省柴节煤灶480万户、沼气用户224万户、薪炭林135万亩。建设期为1999--2010年。
  5.庭园致富工程。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建立立体种养加模式,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6.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加工业,开发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形成农业环保一体化产业,促进地区环境、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加固干堤,兴修水利建设。
  1.干堤加固工程。主要是长江干流江岸与堤防加固整治,防御九江23.25米、湖口22.58米相应洪水位为标准,工程2000年完成;鄱阳湖治理二期工程,鄱阳湖区保护农田5--10万亩及圩内有重要设施的重点圩堤30座,对其中防洪标准低,隐患多,险情重的15座加固,工程2004年完成;赣东抚西大堤除险加固,该堤是保护省会南昌和丰城、樟树等重镇、交通干线及通讯设施的重要圩堤,加固后防洪标准按近期50年一遇,工程3年完成;五河重点河段整治,是指以南昌、景德镇两城市防洪工程为重点,兼顾赣州、吉安、宜春、临川、上饶、鹰潭、新余、萍乡8个市所在地的河段整治和保护农田5万亩以上及圩内有重要设施的圩堤治理。
  2.五河流域蓄水工程。廖坊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抚河干流的中上游,具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骨干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1.17亿立方米;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干流峡江县,争取2001年开工;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饶河主要支流之一的昌江上游,争取2000年开工。这两个工程是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为一体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
  (五)环保建设。
  1.跨世纪绿色工程。包括水污染防治、酸雨及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项目。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规划建设期为1999--2010年。
  2.“四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对袁河、萍水河、乐安河、耶溪河四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重点实施一批综合治理工程,促使“四河”全流域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地面水水质明显改善。规划建设期为1999--2010年。
  五、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规划的实施。
  全省地、县、乡各级要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具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和制订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我省一项基本方针,切实加强领导,常抓不懈,保证规划目标的实施。同时要建立各级领导任期内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对因决策失误造成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的,要追究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不仅不能作为政绩,而且还要追究责任。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各司其职,综合协调,紧密配合。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明确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工程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大学法、立法、执法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当前,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为了贯彻国家的法律,我省也已出台一些实施细则。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贯彻这些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向全社会宣传的力度,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杜绝新的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发生。同时,结合我省实际,要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近期要加快制定封山育林实施办法、鄱阳湖区综合治理条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条例、农业环境保护办法、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条例、矿山环境保护条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规定等各项规定。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对具有侵蚀潜在危险的地方,对工矿、交通、能源等生产建设与资源开发地区,分别设置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要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限额采伐、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制度,强化林政、林业公安、森林检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自然保护等执法队伍,实行依法治林。要坚决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依法保护林地、草地、水资源等生态资源。
  各地、各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要在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评估报告,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要坚持把依靠科技进步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和技术援助,把现有的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去;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对研究开发成果予以保护,依法有偿转让。在巩固、完善和建立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科研体系、科技推广体系、试验示范体系、技术监督体系及动态监测体系。当前,要集中力量对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我省是农业大省,生态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开展以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节水、节能、节饲料)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试验工作,加快推广对已经证明具有良好经济、生态效益的“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建立林业科技示范体系,重点建设国家和省级科技兴林示范县。要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培养一支面向21世纪,集科研、技术开发、培训、推广与应用于一体,技术装备先进,结合合理的人才队伍。
  (四)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要本着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办法筹集资金。省财政和地(市)县财政都要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预算。在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专项资金时,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广大群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要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义务植树种草活动。继续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充分利用我省劳力资源优势,在农闲时间组织群众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对省内外资助生态环境建设有突出贡献者,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我省一些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项目,要抓紧搞好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基建计划,得到国家资金扶持。要抓住我省山江湖工程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网络成员的契机,进一步拓展山江湖工程国际合作与引资渠道。
  (五)加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十几年来我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经验,治理水土流失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等措施有机结合,实行综合治理。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降雨和水土流失状况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理措施。在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区,必须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生物措施的办法,先修建谷坊、拦沙坝,开挖竹节水平沟,拦蓄地表径流,控制泥沙下泄,再补种树草,恢复植被;对轻度水土流失区,主要采取封禁治理措施,辅之以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及补植等,加速植被的恢复,建设水土保持林;在无明显水土流失区,主要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划定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落实管护责任制,严禁人为破坏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地势平缓,土质好,土壤肥力较高,耕地不足的地方修建水平梯田,重点是现有坡耕地的改造,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种植农作物或果树,同时搞好排灌设施配套和道路建设,以减少水土流失。
  (六)稳定和完善开发治理五荒资源的鼓励政策。
  我省共有五荒(荒山、荒坡、荒滩、荒地、荒水)资源529.8万亩,“五荒”资源的开发治理是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五荒资源的开发治理存在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要根据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制定新的鼓励政策。要允许打破行政界限,允许不同经济成份主体购买“五荒”使用权;允许购买使用权的经济主体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形式经营“五荒”土地;允许“五荒”使用权50年或更长的时间不变;允许开发治理成果继承转让,政府征用时,要对治理成果给予补偿。当前要加快“五荒”资源使用权拍卖、转让、租赁工作,对山林权属不落实,界址有争议的应抓紧落实解决。对荒山荒坡要限期绿化,对逾期者要予以处罚,并追究当地负责人的责任。对弃农经商、弃农打工的撂荒地,要抓紧租赁给其他有劳力的农户去开发、耕作,使“五荒”资源尽快发挥生态效益。
  (七)抓好生态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对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的关键。各地要根据规划中的项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要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工程管理制度。要健全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制度,发挥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确保生态环境重点工程质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