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茶1号等十个品种实生苗苗圃性状初步比较
发布时间:2014-08-21 00:00:00
发布时间:2014-08-21 00:00:00
摘要:2010年10-12月采用10个品种的种子在同一试验区、同一肥培管理条件下播种育苗,进行实生苗性状比较,初步认为勐海大叶可以在华南、西南茶区种植,龙井43、乌牛早可以在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区种植,其余7个品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实生苗;品种;鉴定
我国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生产中淘汰种子直播和移栽实生苗,到2010年全国无性系良种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41.2%,到2020年有望达到60%。随着低温、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加大,抗性育种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目标。茶籽实生苗主根长、根深,比无性系茶苗抗寒、抗旱,而且实生苗建设的茶园比扦插苗建设的茶园寿命更长,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在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园采用茶籽扩种建园。过去我国关于有性系选种的研究不多,将不同品种的种子播种进行苗期性状比较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适宜不同茶区种植的有性系或无性系良种种子后代,供茶叶生产上参考。
1 供试品种
从云南省引进勐海大叶种、云抗10号;从安徽省引进祁门种;从河南信阳市申林公司引进薮北种;从本所实验基地采收的金萱、龙井43、乌牛早、玉笋;从湘西黄金村引进的黄金茶1号;从安化县引进的云台山种共十个品种的种子。供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见表1。
2试验方法
2.1 茶籽的采收与贮藏
供试品种的种子收集在2010年10-12月进行。要求采收种子的时间在霜降前后一星期。
本所采收和外地收集来的种子摊放在阴凉室内,防日晒和干燥,时间长于1月的用细砂保湿。
2.2苗圃地的准备
2.2.1 土地翻耕二次
第一次在10月底至11月初,将苗圃地全面深翻,深度为30cm左右,曝晒10~15d。第二次翻耕10cm左右,结合平整土地、碎土,然后按畦宽1.3m作畦(畦面1m,沟0.3m)。
2.2.2平土施肥
在畦面上每667㎡撒施粉碎菜饼150kg,结合碎土、平土浅挖一次(10cm左右),使肥料与面土均匀混和。
2.2.3铺放心土、划行
本试验采用生荒地的白砂泥,厚度约5cm。铺放心土厚度要均匀,耙平后轻轻滚压面土,再用划行器划行。
2.3播种
2.3.1浸种
播种前3-4d将茶籽浸泡在浓度为3%的多菌灵(含量50%)溶液中,每天换浸泡液一次,最后取出沉在水中的种子进行播种,而浮在表面上的应再浸泡2-3d后,用沉下的种子播种。
2.3.2播种期
采用冬播,时间是11月底至12月底。
2.3.3播种方式与密度
采用条播。使用行距8cm划行器划行,然后按株距为3cm点播种子。
2.3.4浅播与覆盖
种子点播在约2cm的播种沟里,播种后采用生荒地的白砂泥覆盖约2-3cm。在播种好的畦面上铺上一层稻草,不见泥为度,不要太厚。雨天让雨水将土浸湿或人工浇水湿透,然后采用地膜覆盖。
2.4揭膜
在第二年4月上旬,当气温稳定达到20℃以上时,茶苗开始出土,进入始苗期时,将地膜揭除。
2.5及时除草,保证茶苗的生长
3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出苗期与出苗率
每个品种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三个点,每点调查100粒籽,计算出苗率。2011年4-6月调查5次,2012年4-5月调查4次,调查结果见表2。
2010年播种的品种出苗率以黄金茶1号最高(78%),其次是薮北种(71%),云抗10号(66%),最低是祁门种( 26%)。201 1年将其中的7个品种重播一次,结果出苗率仍然以黄金茶1号最高(90%),其次是龙井43 (81.7%)、乌牛早(71.7%)、祁门种(73.7%)、金萱(71.3%)、云抗10号(67.6%)。由此可见2010年播的祁门种出苗率低(26%),2011年播的勐海大叶出苗率低( 40%),都是因为采收种子的质量问题,而绝非品种特性决定。笔者认为种子繁殖技术第一关就是种子质量。
以出苗率达10%为始苗期,出苗率达50%为盛苗期,7-10d出苗率无变化的为齐苗期。根据2011年、2012年二年的出苗率调查,参试品种的出苗期见表3。
本试验参试品种在4月初已全部进入始苗期,盛苗期在4月中旬,齐苗期在5月初。而黄金茶1号与薮北种更早一点,在3月下旬即开始出苗,到4月下旬已齐苗。同一条件下出苗期迟早是由品种特性决定的。
3.2茶苗生长势
2011年10月6~8日,对茶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等4项指标进行测定,资料分二组统计:一组为对三个点随机取样,每点100株,计算平均数;另一组为从品种中选择的优良单株计算平均数,结果见表4。
从表4调查数据可见,茶苗的平均高度与粗度都达到了优质茶苗的标准。分枝数与叶片数则体现其母本的性状,玉笋、龙井43、乌牛早、薮北种分枝多,所以着叶数也多;相反,云抗10号、勐海大叶分枝数少,着叶数亦少。见图1、2、3。
3.3抗寒性
2011年冬季至2012年春季,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进行鉴定,根据统一标准分级。于2012年2月8日、3月11日共调查二次。调查采取随机取样,每个品种调查三个点,每个点100株,然后根据三点两次的平均数进行分析。凡叶片1/3以上赤枯或青枯即为受冻叶,并进行分级,分级标准见表5,调查结果见表6。
按如下公式计算冻害指数:CI =
式中:CI-冻害指数;ni-各级受冻株数;xi-各级冻害级数;N-调查总株数;4-最高受害级别。
根据冻害指数,耐寒性分为:强(冻害指数≤10),较强(10<冻害指数≤20),中(20<冻害指数≤50),弱(冻害指数>50)。
长沙地区2012年元月份平均气温为4.1℃,最低温度-2.2℃(1月25日);21-26日连续6d低温,其中4d在0℃以下;1月5-24日低温阴雨连续20d无日照。2月1-20日平均5.1℃,2月3日最低气温为0.6℃。该年度气温没有达到大叶种的临界低温,但相对而言,勐海大叶抗寒性弱,6%的单株冻害达到4级,根颈部纵裂,整株冻死(图4);2-3级也达到42%,这些茶苗虽然当时没有冻死,但在春季生长中,难以恢复元气。抗寒性表现中等的为祁门种;较强的为云抗10号、黄金茶1号、薮北种、云台山种;抗寒性强的为龙井43、乌牛早、金萱、玉笋。
3.4抗旱性
2011年长沙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为30.1℃,降雨量仅为49.5mm,比正常年份减少57%;同时入夏早,5月20日最高气温达37℃;轻度高温热害有两段时日7月1-7日、8月13-21日,中度高温热害7月19日-8月1日,持续14d,其中7月29日39.8℃。在整个夏天,没有浇水灌溉,每个星期观察1H2次,所有品种均没有出现旱害,抗旱性较强。而在同一时期,扦插苗苗圃浇水3-4次,实生苗比扦插苗抗旱性强,这是肯定的。
3.5抗病性
采用自然鉴定法检测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在2011年整个生长期未打药剂防治。观察、调查结果:只发现10月份薮北种茶炭疽病危害严重。调查300株,其中0级30株,1级45株,2级75株,3级114株,4级36株。
按阎CI= 公式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达到55.5%,为高发(高感)。其他各品种尚未发现茶炭疽病。
3.6芽叶颜色
当茶苗顶芽长到一芽二、三叶时,观察其芽叶颜色。于2012年4月6日调查,将芽叶颜色分为黄绿色、绿色、微紫色、紫色四种颜色,调查结果如表7。
高山茶区和北方茶区一般为优质绿茶区,优质茶色泽应一致,最忌花杂、紫芽。作为有性系,其实生苗不能有紫色芽叶,如果品种综合性状好,但有极少数微紫色芽叶,也应在苗圃及时除去。
4讨论
良种实生苗比较是在苗圃期进行的,主要根据苗期性状的整齐度和不良性状率来决定取舍。从本试验比较的十个品种来看,勐海大叶生长势强,出苗整齐,芽叶颜色、性状分离小,但抗寒性弱,宜在华南、西南茶区种植。龙井43、乌牛早的种子繁殖茶苗,出苗率较高,苗木健壮、整齐,抗病性、抗寒性均较强,分离小,宜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区种植。黄金茶1号出苗率高,云抗10号、金萱出苗率较高,三个品种的茶苗生长势强,但在性状分离与适应范围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薮北种是从日本引进的优质蒸青绿茶种,但在本试验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炭疽病严重,笔者认为薮北种可作为育种材料,不主张其种子直接应用于生产。云台山种与祁门种是国家级有性系良种,特别是祁门种制茶品质好,香气高,要发挥其优势,服务于生产,需注重采种园的纯度和种子质量。玉笋是薮北种的杂种后代,生长势强,但其种子繁殖的茶苗,仍需进一步研究。
茶树性状的表现往往与苗龄有关,随着树龄的增长,性状差异逐步明显,因此决定性状优劣需要更长时间。笔者将继续进行有性系品种选育,在下一步的试验中将择优选择部分有影响的品种继续进行苗圃鉴定和比较试验。
上一篇 : 陕西茶业战略地位及策略初探
下一篇 : 四大举措确保安溪茶叶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