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 湖南安化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万里茶路”始于17世纪末,是一条由晋商主导,贯通中、蒙、俄、欧洲和中亚各国的商路,总长12000多公里。它纵贯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是一条淹没已久、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商路,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播线路,是一段曾经辉煌的国际商业贸易传奇。在这条传奇的古代商路上,安化黑茶是重要的交换物资,古邑安化则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滋味浓酽,功效奇特,历来受到茶商和西北少数民族青睐

安化古称梅山,《禹贡》九州属荆州之地。自春秋以降直至五代时期,安化为峒蛮所据,“旧不与中国通”而称为“梅山蛮地”,形成了神秘的“梅山文化”。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朝廷遣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隶荆湖南路长沙郡。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云遮雾绕,土地肥沃,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神秘的梅山文化和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以本地大叶群体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古老独特工艺加工制成的黑毛茶及其精制黑茶系列产品的总称。与安化黑茶相关的最早记载文字是《膳夫经手录》。该书问世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左右,是当时一个叫杨晔的县令所撰。书中介绍了26种食品的产地、性味和食用方法。其中记载的“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就是指安化黑茶。继陆羽《茶经》之后的重要茶著《茶谱》,成书于公元935年,为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前蜀司徙毛文锡所撰,其中也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文字记载。“黑茶”一词的出现,目前可考的是在明嘉三年(公元1524年),载于《明年典 茶课》,距今已有近500年。

安化黑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红(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浓酽,既有生津止渴之功能,又有降脂减肥之奇效,历来为封建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所青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向来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早年深受两江总督陶澎赏识、后来长居安化8年的时任陕甘总督左宗堂积极推行茶政改革,实行“以票代引”,降低茶税,鼓励晋、陕、甘等地茶商自由前往安化运销黑茶。左宗堂茶事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安化黑茶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安化黑茶边销和出口问题,也为后来边茶供销政策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安化黑茶边销的砖茶(茯砖茶)一直是将安化黑毛茶运到治阳压制成砖,通常称为“泾阳砖”。为打破这一生产格局,1939年,民国政府的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委派彭先泽于安化江南坪筹建砖茶厂试制黑砖茶。1940年中国第一块黑砖茶在安化诞生,当年出口苏联2073箱(折111吨)。1942年12月民国政府废除“票茶制”,实行茶叶“统购统销”的国营政策,有力的缓解了西北“茶荒”,极大的促进了安化黑砖茶的发展。从1940年至1949年安化共产销黑砖茶666.63万片(约合13332.6吨)。

在长达450年以上的茶叶贸易中,晋、陕、甘等地茶商以安化茶山为优质茶源基地,以三尖茶、花卷茶、砖茶为主要产品,以茶庄、茶行、茶农为生产组织,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开辟了一条以安化为起点的通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俄罗斯及欧洲腹地的“万里茶路”。安化黑茶由此走向世界,闻名于世,古邑安化也由此成为历史上黑茶的中心。

茶马互市的兴起,让古邑安化成为“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

茶马互市是边疆民族用马匹等牲畜及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帛、铁器等日常用品的一种互补性贸易,由封建朝廷所操控,始于唐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安化黑茶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之前属于“商茶”,不能边销易马,却因滋味浓厚醇和,量多质好价廉的优势受到边疆民族的青睐,被茶商大量越境私贩。公元1278年,元朝仿宋朝的茶马司,设立茶提举司,提高茶税,加强茶叶管理,茶叶生产与贸易继续受到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但由于茶高的推动,民间大量安化黑茶流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安化黑茶得到较好的发展。元明之际县志记载:“深山穷谷,无不种茶。居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

明朝实行“以茶治边”政策,茶马互市制度更加完备,由户部主管全国茶务。但对藏区僧俗贡使的私贩和夹带茶叶较为宽松,这为安化茶叶的流动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明嘉靖、万历年间,安化茶对“官茶”特别是汉茶和川茶的冲击更为严重,致使“官茶”市场门庭冷落,产销萧条。据《明实录》三百零八卷记载: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围绕“湖茶(安化茶)味酽,于酥酪为宜”,由万历皇帝于1597年钦定湖茶为“官茶”。“官茶”地位的确立,在安化黑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晋、陕、甘等地区的茶商云集安化,安化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至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据统计,明代后期安化黑茶最高年销售里达4000吨。

清初延续了明代的“茶马互市”制度。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西宁、甘州等5个茶马司由陕西御史督管。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廷裁撤茶马司,实行“引票”制度,改征茶封税。自唐宋以来延续千载的中国茶马互市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至乾隆年间,引票制度更为完善。据乾隆《湖南通志》记载:“陕甘两省茶商,领引采办官茶……,皆于安化县采办,以供官民之用。”“引票”是茶商从事茶叶贸易的纳税凭证。每“引”规定了数量、规格和销售时间。据清赵尔撰《清史稿》记载:每“引”正茶重量折合今重50公斤,准带附茶7公斤。

晋、陕、甘等茶商纷纷领“引”前往安化购销黑茶。其中又有“陕引”和“甘引”之别。“陕引”又称“东柜”,是以山西、陕西等地茶商为主,采购安化捆包的“三尖茶”和“花卷茶”,以西安、太原为主要市场,运销陕、晋、蒙古及俄罗斯;“甘引”又称“西柜”,是以甘肃回民茶商为主,采购安化黑毛茶运往陕西汉阳制作茯砖茶,然后以兰州为主要市场,销往西北、西亚、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

保存至今的丰富而珍贵的黑茶文化遗存,见证着“万里茶路”上安化黑茶的昔日辉煌

黑茶产销历史,致使安化至今留有大量的黑茶文化遗存。这此丰富而珍贵的黑茶文化遗存,见证了安化黑茶昔日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了安化是万里茶路重要起点的历史物证。

——“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和“茶马古道”。安化山道崎岖,交通极为不便。晋、陕、甘等外地与当地茶农采取肩扛、马驮等原始运输方式,将采摘初制加工的黑毛茶运至资水沿岸进行精制加工再用木船运出安化。至今为止,在安化的洞市高城尚有一支几十匹巴组成的马帮和一条长达100余米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

——古茶行、古茶庄、古茶号和古码料。据调查,安化境内资水两岸有江南、黄沙坪等10多个古镇,每个古镇都有茶行、茶庄、茶号。安化黑茶鼎盛时期,晋、陕、甘等茶商也纷纷到安化办茶,茶行、茶庄、茶号最盛时达300余家。白天车水马龙人潮如海,夜晚灯火通明茶香四溢,一派“茶市斯于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每个茶行、茶庄、茶号都在资水岸边建有茶叶码头。其中留存下来的有黄沙坪古茶市的裕通永茶行、宝华行、聚兴顺茶号、天一香茶行、发记茶庄、晋丰厚茶庄码头,江南五富宫、大码装潢和梁家码头。裕通永茶行已申报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市老街和古钱庄。至今保存下来的有洞市老街、黄沙坪古茶市、唐家观古镇和黄沙坪钱庄(建于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其中,洞市老街、黄沙坪古茶市、唐家观古镇均被评为全国重点传统村落。黄沙坪古茶市被申报为全国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之一,目前已纳入全省重点传统村落第二批维修保护名单,正在申报保护规划制订维修方案。

——明清风雨桥群和大量茶亭安化万水萦回,沟壑纵横。为方便茶叶运输,勤劳智慧的山里人在山沟溪涧之上,修建了大量廊桥。廊桥设计精巧,古朴坚实,均设有桥会,置有桥产,立有桥规。明清时期,安化共有风雨桥80多座。至今保存下来的有29座,其中洞市的永锡桥、梅城的十义桥等7座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方便茶农和茶商采购、运输茶叶,安化殷实人家、官绅大户或茶农茶商共同捐资,在山坡、渡口兴建了众多古茶亭。这些古茶亭大多都是砖木结构,小青瓦、翘角飞檐,具有独特的安化居民特色。明清时期,安化共有古茶亭200多座,至今保存下来的有10座。其中1座已申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座已经申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陕、甘茶商留下的茶匾、茶钟。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晋陕茶商铸千斤重铜钟一口送黄沙坪的桥口关帝庙供奉,上书有“今信大清国山陕两省众商人等捐资善铸洪钟一口重一千余斤,于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十三都桥口关帝庙永远供奉,这口古钟保存至今已有240多年,这是陕、甘茶商乾隆时期在安化办茶的有力历史见证。

——数目可观的古碑。为确保安化黑茶的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商和茶农的利益,自明万历年间颁发黑茶贸易章程后,历代政府均十分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制定了安化茶叶产、供、销各个环节的茶规茶约,并勒石立碑,以示警诫。至今保存下来的茶碑有300多块。

——民国时期绘制的安化黑茶运输路线图。从这张地图能清晰地看出万里茶路的基本轮廓。晋、陕、甘茶商以小淹、边江、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马辔市等古镇为起点,将安化黑茶由资水运至洞庭再到汉口,经襄樊到山西太原,北上张家口到库伦,直至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到俄罗斯、欧洲腹地等地区和国家。该图样至今保存在安化县文物管理所。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